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31)(1 / 2)





  你出去把阿豹叫来。

  豹骑校督也进来了。

  阿豹,假如

  我听他们说了,神仙下凡什么的,将军,没想到你还爱看话本啊。神仙能知道我什么时候当上将军么?

  都出去!把阿左阿右叫来。

  没多久,左都督和右都督勾肩搭背地进来了。

  狄其野头痛,伸手去揉额角,忽然想起这是顾烈常做的动作。

  阿左,阿右,假如你认识一个人,不是仙女,不是神仙,就是非常厉害一个人,你可会插手他的私事?

  右都督敖一松不懂这个问题到底问的是什么,他疑惑道:不论他厉不厉害,都没有乱管别人私事的道理吧?

  此言深得狄其野的心,他给了阿右一个赞许的眼神。

  左都督姜通却不赞同:关键在于,这个人和我是什么关系。若是点头之交,自然不该多管闲事。可若是不错的朋友,即使他再厉害,假如他遇到什么难题或者麻烦,难道不去关心吗?

  他这么说,敖一松顺着一想,对狄其野道:将军,姜通所言有理。

  关心朋友?

  狄其野皱眉细思。

  将军,姜通笑着抱怨,这还是您第一次找我们闲话,结果说了两句就不理人了。

  狄其野抬眼看他,只见姜通口中抱怨,眼神却是关切。

  敖一松顺着帮腔:就是!将军,主公说您给我们找了个大师兄,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幸拜的师。但主公一言,驷马难追,改日哥几个把拜师礼给师父您补上?

  他不提还好,一提狄其野心里就有气,把人往外赶:出去出去,烦着呢。

  姜通和敖一松对视一眼,嬉皮笑脸地回:是,师父。

  喊完就跑。

  狄其野气得敲虎符。

  一个个都和主公学坏了。

  墨绿虎符滚了几滚,在白纸上洇出绿光。

  狄其野想起方才虎豹狼骑校督们说的话。假如遇到神仙,有人想娶仙女,有人想学术法,有人想问前程。

  曾经,他以神仙自比,告诉那个人,他从数千年后天宫仙府一般的年代而来。

  那人不问鬼神,不求长生,不曾对他威逼利诱那人只问,你曾经历过什么?又是因何来到此生?

  关心朋友吗?

  第45章 努力加餐饭

  虽然咨询了五个臭皮匠, 但狄其野还是拿不准主公到底是什么路数。

  一方面, 狄其野心里觉得顾烈这样的明君, 而且是待人待事极为冷静通透的明君,是不会想要和手下臣子交朋友的。

  这既不合礼数,而且终究尊卑有别。何况顾烈已经开始注意和将领们拉开距离, 这么清醒的顾烈,怎么会明知故犯,反过来想和他做朋友?

  但另一方面, 狄其野清楚人无完人, 他向来不将任何人置于神坛,他窥见了顾烈内心深重的孤寂, 因此,也无法排除顾烈确实不自觉伸出了友谊之手的可能。

  这必然是顾烈无意识的行为, 因为它超出了亡燕复楚的框架,以顾烈严苛的自我要求标准, 一旦顾烈意识到言行出格,不必狄其野退避三舍,顾烈自己会立刻约束改过。

  所以, 考虑到最后, 狄其野对可怜老实孩子的怜悯占了上风。

  反正顾烈自己会清醒过来拉开距离。那么,在那之前,狄其野不介意对顾烈好一点,勉强原谅他插手自己的私事,稍微纵容他一下。

  毕竟, 他狄其野只是略微任性,而不是没心没肺,顾烈对他的理解有多难得,平日里待他有多纵容,狄其野心里不是不明白的。

  所谓投桃报李,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有来有往,就是朋友了。

  这么一番思索,两辈子都帅到没朋友的狄其野自认把这事想得又清楚又明白,于是就这么决定了。

  要对顾烈好一点。

  *

  部落民兵将这一队风族骑兵好一顿痛打,随后,派人对楚军示好,说要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待一番楚军大将。

  这个部落是汉族迁移聚居而成,他们自称本是雍州两家姻亲氏族,因为燕朝苛税贪婪,实在是活不下去,才一起逃难到西州。

  因此,既然楚军有一统天下的趋势,他们斟酌利弊,自然愿意向楚军示好,争取在天下太平后回到雍州去。

  到底是故土难离。

  狄其野没有轻易答应,而是派阿右追击向前,把刚挨过揍的那队风族骑兵又狠狠揍了一遍若说被部落民兵揍过是鼻青脸肿,被右都督打过之后,就是缺胳膊断腿,元气大伤了。

  然后,狄其野才施施然带人去部落赴宴。

  为何要对小小部落施以威慑,是因为虽然这部落把自己描述得跟白莲花似的清白,可就连狄其野都知道古代人口流通困难,燕朝也不例外,百姓与土地牢牢捆绑,出关必须有官方文书。

  这两个氏族从雍州逃进西州,一路上恐怕没少杀人,而且杀的还是燕朝官差,这不是普通人家做得出来的。

  何况风族骑兵绝非弱小,即使只是一队骑兵,这部落民兵能打得赢,就足证其凶性。

  宴上,狄其野是恩威并施,应对自如。

  他先不动声色地点破部落众人并没有他们声称的那么清白,在他们支支吾吾找借口时,又扯开话题,将先前一笔而过,说起楚顾与暴燕的血海深仇来,把众人说得同仇敌忾,接着隐晦含糊地表达了既往不咎的意思,给众人吃了半颗定心丸。部落众人自然努力示好,拼命试探和平回归雍州的可能。

  这么一波三折,已将部落众人牢牢捏在手中。

  随后,他的酒量更是让颇有匪气的部落众人直呼豪爽,酒过三巡,那叫一个其乐融融,共同颂楚。

  五大少原本担忧将军是乡野出身,没有对外的经验和手腕,时刻准备着救场。结果没想到将军不仅能应付,还不比他们五个水平差,甚至更胜一筹。

  他们不禁感慨将军真是文武双全,安下心来吃酒。

  没人觉得有哪里不对。

  狄其野此次伐风,是从秦州直接打到西州,不是远征,顾烈并没有给他配个副将,直接让五大少为狄其野处理寻常军务。

  没有副将监军,狄其野一人独揽大权,把大军用得如臂使指,轻松愉快,他是被顾烈纵容久了,根本没去想背后的问题。

  而五大少知道主公纵容将军,既然没给派副将监军,那就是主公信任将军,让将军全权负责,他们更是根本没觉得有问题。

  问题就在于,当军中没有一个代表王权的副将时,狄其野在对外的时候,例如这次部落请宴,他的一言一行,就不仅是作为大楚将军,而是全权代表楚王顾烈。

  此刻,他不是将,而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