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节(1 / 2)





  “支教是一项神圣的工作,是为了改善中国贫困地区教育现状而努力的公益项目,它本质上是个公益行为,不应该存有任何功利之心。”

  什么什么和什么?

  杜若更懵了。

  “做支教的志愿者接触到的都是偏远地区缺乏师源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外界遗忘和忽视,最需要的是来自外界的关怀和爱,他们需要的是能帮他们接触到外界的传播者。而且小孩子都是很敏感的,他能感觉到你是不是真心对待他。”

  原来是在责怪她。

  杜若环顾了周围,发现已经有人向她们看过来了,心里有些不悦,蹙眉问:“请问,这和你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和我有关系,因为我也是个志愿者。”

  女孩丢下擦嘴纸巾,推开椅子站起身,用不屑地眼神看向她。

  “不过和你不一样,我是为了帮助那些孩子们才决定去支教的。”

  杜若懂了,继而有些好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女孩倒是很……热心肠?

  “像你这样的人,根本做不好一个老师,更不能坚持下去!”

  说完这句话,大概是担心杜若会恼羞成怒和她起争执,她骄傲地一甩头,径直地向门外大步走去。

  此时杜若点的餐刚好来了,捧着餐盘的小哥和女孩擦身而过,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伸出没托餐盘的那只手拦了她下。

  “您好,请问您是用完餐要离开了吗?”

  “是啊。”

  她被拦下,用余光看了杜若一眼。

  难道这服务生和那女人认识,给他找场子来了?

  “不好意思啊,可您还没买单呢。”

  他确定了下桌号,很肯定地点头。

  “19桌对吧?请在前台买单。”

  轰!

  太丢脸了!

  女孩的脸皮一下子通红,低着头逃命般往前台跑去。

  这都什么人啊……

  目睹这一切的杜若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看向送餐的小哥。

  “你好,帮我加杯咖啡。”

  下午还有两个面试,带着困意可不行。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开》系列的

  第二部,有关支教的故事,和之前《开盘》不一样,这不是职场精英的故事,而是一个即将走入教师职场却选择了地狱模式的年轻人们的故事。

  希望大家会喜欢,谢谢。

  第2章 相逢vs偶遇

  三个月后。

  行走在z县的道路上,杜若一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这是西部一个普通的小镇,虽然比较偏远,但还算不上破败,但也因为偏远,县里很少有外来的人口,在大街上出现一个拖着行李、负重满身的外来女人,当然会很醒目。

  “见鬼,不是说八百米吗?”

  杜若抬头看看手里的地址,查看手机定位的距离,心里泛起了嘀咕。

  “我这走了有一千多米了吧?”

  经过好几轮的面试,杜若和支教团队互相挑选,最终她选择了来这边z县乡里的一个支教点,并且提前联系了这边的联络人,约在z县县城的招待所和其他团友一起集合,第二天清早再下乡。

  选择这里是经过她精挑细选的——这里虽然偏远,但治安却比其他几个偏远的支教点要好,这样以后她的简历上看起来是前往艰苦地区支教,在安全却没问题。

  而且虽然是下乡教学,但那个红星小学规模不算小。

  根据基金会提供的资料,周围所有村子的适龄小学生几乎都在那里读书,校舍是去年一个爱心企业家捐助的新校舍,设施齐全,不存在没有宿舍或者没有厕所用的问题。

  学校里很多前辈说起支教过程中的厕所都是声泪俱下,可见下乡支教的很多人遇见的最大问题就来自于基础设施的缺乏。

  杜若虽然没有洁癖,但也实在不想和猪边聊天边上厕所,用了好几个排除法后,这里就算最合适的地方了。

  在几次都找不到县招待所,看着导航上写着“县招待所”,面前却挂着“真优美练歌房”牌子的建筑,杜若放弃了继续使用手机导航,直接选择了给联络人打电话。

  她本来想要给联络人留下个干练的好印象,想要靠自己的力量找到联络点,毕竟很多联络点的负责人还是他们这些志愿者的“指导人”,以后的评语推荐书都得靠他们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