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节(1 / 2)





  黛文婷一一指给杜若看,又有些惆怅地叹气:

  “就是不知道红星小学信号行不行,有没有wifi。听说是新校舍,有建多媒体教室,你说,能建多媒体教室,应该会有网是吧?”

  她人长得美,愁眉不展都特别有味道。

  “大概……吧。”

  杜若大概知道了她为什么选择去红星小学支教,不太确定地回答。

  在屋子里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就收到了短信,说该县教育局的代表过来了,让他们在招待所一楼的餐厅吃饭。

  这次来支教的都是学校里的学生,寻常人家哪里接触过什么领导,一各个都特别紧张,就连黛文婷都对着镜子整理了好一阵子才出门。

  等联络点的几个联络人介绍以后,他们才知道什么“县教育局的领导”不过是几个教育局派出来的科员,不过即使是如此,一群还没走出社会的学生们也已经激动的不行,一个个在他们的感谢下热血上头,恨不得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

  大概是怕第二天误事,饭桌上没有酒,招待所里做的也都是家常便饭,杜若注意到秦朗也没怎么慷慨激昂,他一心一意盯着桌子上的菜,这个吃吃,那个尝尝,正如他所说的那般“管不住嘴”。

  “吃啊,你怎么不吃?”

  秦朗好心指了指桌上一道菜,“这莜面鱼鱼在外面可吃不到,只有这西北有。”

  杜若在他的热心下吃了几口,发现味道确实不错。

  秦朗见她吃了,笑得更高兴了,压低了声音问她:“你和苏丽有矛盾?”

  “苏丽是谁?”

  杜若一愣。

  察觉杜若是真的不知道,秦朗朝正为当地代表的话激动不已的那女孩那努了努嘴,“那就是苏丽啊,刚来的时候问你怎么在这里那个。”

  “不认识。”

  杜若移回目光,摇了摇头。

  “一面之缘。”

  秦朗满脸不信,但也不好追问什么。

  正在这时,n县的代表站起了身。

  “诸位肯来我们n县,我代表n县的父老乡亲敬各位一杯茶!”

  这位带着眼镜、斯斯文文的教育局科员举杯道:“我们n县是出了名的贫困县,资源匮乏又干旱少水,没有老师愿意来这里,下面四里八乡都缺少师源……”

  “尤其是大坝子乡的红星小学,在没有爱心企业家修建新学校之前,住在附近山上的学生都必须走几个小时才能去上学。可即使有好心人修好了校舍,还是找不到老师。”

  他感慨道:“那里一直就是靠各种支教活动才能开展正常的教学,现在要不是你们的到来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恐怕那新校舍也要如同虚设。”

  听到“红星小学”的名字,杜若和黛文婷等人都抬起了头,苏丽更是露出与有荣焉的表情,也激动地站起身,举起了杯:

  “我们来西北支教,就是为了让西北的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广阔无垠,美好的未来正等着他们!我们会努力教好这些孩子的!”

  “好,有志气,有气魄!”

  那代表一声赞叹后,仰头喝掉了那杯茶。

  正举着被子的苏丽也如同打了鸡血一样,仰首把那杯茶喝了下去。

  光看这架势,知道的是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酒。

  这样的气氛也带动了其他人的情绪,一个个站起身向众人敬茶,诉说着自己来西北的初衷、以及想要做到的事情。

  毕竟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在他们的感染下,原本还算冷静的杜若都觉得有些兴奋,握着杯子和别人碰了几次杯。

  唯有一旁的秦朗还埋首与饭桌之上,吭哧吭哧地只顾着吃。

  隐隐约约间,杜若似乎听到了他的一声呢喃。

  “果然到哪里,都少不了一顿断头饭啊……”

  断,断头饭?

  她是不是听错了?

  第4章 交通vs不通

  第二天早上八点,是联络人要求集合、并带着各自的队伍“下乡”的时间。

  同行叫江昭辉的高大男孩很早就敲门来帮黛文婷拿行李了,杜若也在他的帮助下推着自己的箱子、背着双肩包到了门口。

  大部分人是守时的,但也有昨晚太激动结果没睡好起迟了的人,好在王大来这边去红星小学的五人都没有掉链子,八点一到就已经集合了,随他一起去县车站坐车。

  这里的车站和城市里的不一样,不是提前买票按票就座,而是来了一辆车先挤上去找到位置坐好,然后再给钱。

  王大来熟门熟路地先挤上车招呼让女孩子们坐好,再安排两个男生去放行李,自己去给车钱要票据。

  黛文婷一路上都和江昭辉结伴,现在突然分开,表情有些不安地看着江昭辉下了车,颇有些坐立不安。

  眼见着车下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她紧张地问身边的杜若:“怎么还在上人啊?这位置都坐满了……”

  “这里就是这样的,好像也没人查超载,为了多赚点,车子一定要装到特别满才会走。”

  杜若之前也坐过这样的车,压低了声音说:“你看好自己随身的东西,你包里手机多,别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