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2章开国朝之先河!(1 / 2)





  “这,这是怎么回事?”

  “杨帅,您与徐将军之间……”

  “杨帅,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

  人群顿时一片纷杂。

  便是洪承畴一时也有点愣了。

  旁边,邱民仰、谢四新、王三祯等人,也是有些摸不到头脑。

  杨国柱却是不疾不徐,温润如水的将之前徐长青对他的提醒,一一对众人解释一遍。

  说到最后,杨国柱沉声道:“督臣,监军大人,抚台大人,诸位大人,标下虽是还想为国尽忠,驱除鞑虏,复我大明朗朗山河。但是,标下真的是老了啊。岁月不饶人啊!

  这一次如果不是徐将军的提醒,标下这把老骨头,真的是只能与这片青山绿水共存了。

  但标下死了倒没什么,可,我大明的基业,又该如何保全?

  督臣,诸位大人,说实话,几十年戎马,我杨国柱早已经看淡了生死,也不怕死,但,我却怕,因为我的死,影响了我大明的基业啊!

  所以,督臣,我在这里请求督臣,若我杨国柱战死,请求督臣提升徐长青为宣府镇新任总兵官,继续与鞑子鏖战!我会尽快把其中事务,交接于麾下各人各部!”

  “什么?”

  “这……”

  杨国柱此言一出,别说洪承畴这些大佬们了,便是徐长青也懵了。

  老杨这,这已经不是把自己丢在火上烤,而是特么的直接丢进火里烧啊。

  但徐长青此时却生不出怨恨杨国柱的意思,杨国柱那种真诚,真的没有半分杂质!

  他这其实也并不只是想为国尽忠,更是想让他的这些老弟兄们,能跟着徐长青这种真正有本事,有手段的人,能在这场超级大杀局中活下去啊。

  山西总兵李辅明这时也补刀道:“督臣,诸位大人,这事情的确有些突兀,但是,这是战时,牵一发而动全身,标下虽然与徐兄弟不熟,却也想有这样的安排!如果标下战死,恳请督臣让徐长青徐爷兼任山西镇总兵官,统领我山西军儿郎!”

  说完,杨国柱和李辅明两个老将,同时跪倒在地,拼命对洪承畴磕头。

  “……”

  周围早已经鸦雀无声!

  什么叫本事?

  什么叫牛逼?

  这就叫本事,这就叫牛逼哇!

  两个老将联珏而来,要用这种托孤的形势,把徐长青推上位!

  这事情虽说极为不符合规矩,问题很大,但此时,很多人却是根本无法反驳。

  在场之人,就算是张若麒,也在辽地耕耘几月了,又岂能不知,明军中的弊病?

  这种国祚之战之艰,众人刚才早已经是看到了。

  有主将阵亡,那根本就不稀奇的。

  可众人,包括洪承畴在内,却是从未想过,如果主将真的阵亡了,到底该怎么办?

  这完全是想都不敢想的恐怖之事啊。

  但这种事情却又不能不面对!

  正如杨国柱所言,之前如果不是徐长青的提醒,今天,别说是大明的首胜了,恐怕,直接就要陷入深渊。

  而别人如果被这样推举,大佬们肯定想也不想就给推了,这不可能的事情嘛,国朝都是没有这样的先河!

  但此时,这个人是徐长青,辽地的旗帜徐长青,今天大明首胜最大的功臣徐长青!!!

  一切却是,不一样了。

  纵然徐长青尚且年少,还不及弱冠之年,但徐长青表现出来的手段,实力,沉稳,担当,真的是冠绝三军之最!

  “杨帅,李帅,这,这怎能使得?这不合规矩啊。不行,这事情绝对不行!”

  这边,徐长青终于回神,忙就要反驳。

  杨国柱和李辅明相视一眼,同时而笑,杨国柱道:“怎么?小徐,你身为大明的好儿郎,不想精忠报国,承担起这个责任吗?”

  李辅明也笑道:“小徐,老夫虽然跟你见面这才是第一次,却是久仰你的大名久矣!山西的儿郎们交到你手里,我放心!”

  “这……”

  徐长青顿时有吐血的冲动,这他么叫个什么事儿啊……

  曹变蛟此时面上虽是保持着镇定,可胸腹中却早已经是翻江倒海!

  这个小子,不知不觉之间,就算是杨国柱和李辅明这种久历沙场的老将,也已经被他折服了啊!

  真的,也就是此时仓促!

  天可怜见,如果再过几年,等这个小子真正成长起来,那~,该头疼的,恐怕就不是大明,而是鞑子了啊!

  洪承畴这时也是回神,看向张若麒道:“天石兄,你以为何如?”

  “……”

  张若麒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整个人一下子清醒了不少。

  到这时,他才是发现,徐长青这小子,其势已成啊!

  说实话,他为之前的莽撞后悔了。

  其实,之前他稍稍忍一忍,便是可以将事情过去了,还会收获徐长青的感激。

  可此时……

  片刻,张若麒忽然冷笑:“亨九兄,你是蓟辽总督,这事情,你说了算!”

  说着,用力一挥衣袖,不再看洪承畴。

  洪承畴俨然早就料到了这种结果,脸上表情很平静,片刻,沉稳道:“此事,毕竟不合常理!不过,这是战时,一切从权而论!此事,可留有这个预备!”

  “督臣英明啊!”

  杨国柱和李辅明同时兴奋的跪地。

  其他众人也都是兴奋的一阵躁动,有着徐长青这面旗帜被正式推出来,大家的心里也是踏实啊。

  …

  今天已经到了这个程度,明军不攻,清军显然很难主动进攻,今天的战事也是到此为止了。

  不过,杨国柱和李辅明两个老将的‘开国朝之先河’之举,那种效用力,这才是刚刚发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