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8节(1 / 2)





  最重要的原料糯米粉是系统出品。南瓜是叶蓁特地去市场上挑选的老南瓜,又糯又甜。紫薯和黑芝麻也是经过细细筛选,叶蓁选了市场上质量最好的那一家。其余材料食味的厨房里都有。

  将南瓜蒸熟,乘热加入糯米粉、澄粉、玉米油搅拌。因为做的时候食味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叶蓁就直接用了长久都没有拿出来的面点棍,和成软硬适中的南瓜面团。

  叶蓁当时一边和面的时候一边还想着,这么一根面点棍放着一直不用确实是有点屈才了,想着要不要多学一些面食充实一下自己。

  因为是双味糯米糍,叶蓁准备了紫薯和芝麻两种馅料。

  紫薯去皮蒸熟,加入适量糖、黄油乘热,捣烂搅拌成泥,为紫薯馅;速溶黑芝麻粉一点一点加入适量开水、糖、黄油搅拌成泥,为黑芝麻馅。

  然后取一小块南瓜面团,把选其中一种馅料包裹进去,揉成圆团。

  全部揉成圆团之后,在下面垫烘焙纸,水开后大火蒸10-15分钟,小心取出,每一个都均匀的滚上细椰丝即可。

  虽然不知道叶蓁的制作过程,但是双味南瓜糯米糍的金黄色点缀着椰丝的外表还有那一丝淡淡的特殊香味还是吸引了年轻男子的注意。

  他伸出手来,那是一双非常好看的手,骨节分明,白皙修长,让看到的人第一眼就觉得这双手不去弹钢琴真是可惜了。

  现在,在场的三个人,其中一个念安小正太正沉浸在美妙的梦乡,丝毫不知道属于自己的小点心马上就要遭到毒手。

  闫姓男子明显是服从命令的一方,虽然对于男子抢小孩子吃食这种行为表示控诉,但还是没有出言阻止。

  最后,男子顺利的从画着机器猫的保温盒里拿出一块糯米糍,咬了一口,香甜的糯米的味道,带着淡淡的椰香,馅料是紫薯味的,碾的很细腻,味道微甜。

  男子嘴里说了句“太甜了”,好像有点嫌弃的样子,但是手上却把剩下的一半糯米糍放进了嘴里,又从保温盒里拿出一个。

  一个接着一个。

  叶蓁一共在里面放了五个糯米糍。

  当男子已经干掉了四个,把那双修长的、指节分明的手伸向最后一块的时候。

  闫姓男子忍不住了,“咳咳”了两声。

  坐在书桌前的男子手顿了顿,然后缩了缩,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把保温盒重新盖上,塞到闫姓男子手里,嘴巴里说着:“小安还小,不适合吃太多这个。”

  闫姓男子:“……”

  什么也没说,把顾念安小正太抱回房间,放到他自己的床上,看着他睡得红扑扑的小脸蛋,可以预感到明天一大早的一场暴风雨。

  ***

  第二天一早,山间别墅。

  一阵爆发式的哭声响彻了整间别墅,把能听到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纷纷跑过来看到底是谁惹到了自家小少爷。

  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平时严肃的闫爷抱着哭闹不止的念安小少爷哄着。

  小正太已经暂时被哄住了,他的眼角还挂着泪珠,手里拿着一个糯米糍狠狠的吃着,嘴里嘟哝着“小叔是个大坏蛋”。

  闫爷配合的哄了一句:“没错,他是个大坏蛋。”

  小正太又接了一句,“闫伯伯,你答应帮我买双份回来的,不许食言!”

  看来是答应了这个条件才哄住了小正太。

  闫爷好脾气的答应着:“好,给你带双份。”

  “那……我们拉钩钩!”小正太担心极了,毕竟昨天睡着之后闫伯伯也没帮自己保住心爱的小点心。

  闫爷无奈,瞪了一眼还在看好戏的附近的观众们,伸出一根黑黝黝的手指,和小正太白嫩嫩的、肉肉的手指钩在一起。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最后还拇指按在一起,盖了个章。

  闫爷:……明明不是我的锅,为什么最后要我来哄?!

  至于罪魁祸首,他待在隔音极好的书房里,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

  哦,不,可能还是有影响的。中午的时候,书房里传出话来,说饭后的小点心想吃到糯米糍。

  第108章 煲仔饭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 陈子昂是第一个回来的。

  依靠着叶蓁提供的工资, 他的家里已经顺利的度过的困难期,现在家里已经不需要他寄钱回去了, 但是他还是选择在食味打工,赚取生活费, 以减轻家里的负担。

  不过, 这个学期过完, 陈子昂就要上大四了, 大四的课程更少, 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完成毕业论文以及提前找工作的。陈子昂估计等到大四他就必须要辞掉这一份工作了,不过这件事,他还没有和老板说过,想着等过完这个学期再说。

  叶蓁不知道陈子昂的想法, 她正忙着开张的事情呢!

  有了第一个助力,严亦如和季墨还没回来, 虽然可能会忙一点,但是食味顺利的又开张了。

  没有宣传, 只是在app上默默的发布了食味重新营业的消息。

  没有想到, 营业的当天, 预定立马就满了。

  虽然民国宴还没有达到能够拿出来展示的地步,为了回馈食客们的支持,叶蓁也是准备了新菜品的。

  寒假去广州玩了一圈,这样叶蓁推出一些粤菜也就显得比较正常。

  李潇仍然是第一个进门的,利用咖啡店服务员帮忙预定的他, 现在已经把食味当成了每天早、中、晚都必到的地方。

  第二个进来的人,叶蓁看着有些熟悉,这个客人通常是一个月里,前半个月来点好菜,后半个月里只有食味提供扬州炒饭的时候才会出现,没错,这个人就是邹凯。

  经过一个寒假的积攒,邹凯的钱包又鼓起来了,不过,为了防止它瘪的太快,作为一个技术宅的邹凯还是走到了柜台前,准备给叶蓁提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