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赵抃决定改变策略,起草了第三本奏章《奏疏





  毛彦志匆匆进来:“老爷,该休息了。”

  赵抃道:“彦志,我连连奏本依然无效,现在只能改变策略,奏章状告枢密院和中书省对王拱辰有损国威之事不闻不问,这是在故意包庇啊!”

  毛彦志疑质:“皇上会听吗?”

  21、宫殿 日

  赵抃再奏本道:“皇上,微臣认为国家的尊严不容玷污,枢密院和中书省对王拱辰有损国威之事不闻不问,这是在故意包庇啊!”

  (旁白):“宋仁宗一听头疼不已,心里暗暗骂道:你这赵抃,给你几分颜料你就开染坊了,逮着个王拱辰就想一查到底,捅我篓子……”

  宋仁宗嘴上道:“这事朕自会处理。”

  赵抃又叩头道:“皇上,王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不能因为宠臣而置国法与不顾啊!”

  宋仁宗脸色铁青,板着脸说:“赵卿,你这可是在责怪朕?”

  赵抃再次叩头:“臣惶恐,臣不敢!”

  宋仁宗怒道:“你赵抃还有什么不敢的!”然后猛喝一声:“还不退下!”

  赵抃无奈,只好诚惶诚恐地退下了。

  22、赵府 夜

  晚饭后,赵抃静坐在书桌旁默默地想着心事……

  (赵抃画外声):“看来皇上的态度,打算包庇王拱辰到底了。就此放弃于心不甘,一时间百转千回。”

  此时,夫人进来把茶盏放在书桌上,柔声说:“老爷,又有烦心事,还是先喝一杯茶吧。”

  赵抃抬头,冷不丁地冒出一句:“夫人,你舍得着荣华富贵吗?”

  夫人微微一怔:“老爷,想做的事去做吧,不用考虑妾身。”

  等夫人离开后,赵抃拨亮蜡烛,准备好笔墨,挥笔疾书,写下了第四本奏章《奏状乞宣王拱辰语录付御史台》……

  (旁白):“赵抃在这本奏章里,强烈要求将王拱辰出使辽国期间的语录交给御史台,以便与同案犯的供状比较异同和虚实。然而,宋仁宗还是没有表态。赵抃又为王拱辰之事上了第五本奏章……”

  23、宫殿 日

  金銮殿上,宋仁宗脸色深沉,文武百官鸦雀无声。

  赵抃跪在大殿上奏本,这次将矛头直指王拱辰的三司。他声音清朗地说道:“陛下,三司掌管国家财政,手捏国家命脉。然而,三司官员胡乱支出钱财,致使国库亏空;甚至贪赃枉法,百姓深受其害啊……”

  宋仁宗端坐在高高的御座上,看向各位大臣:“众位爱卿,对此事如何看待?”

  按列站在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一片寂然。几位原与王拱辰素来交厚的官员,低着头左右斜觑了一番,想要出言替王拱辰辩解几句,看看没有人出头,谁也不想当“出头鸟”,还是明哲保身吧。其余官员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宋仁宗等了半天,整个大殿夜雀无声,郁闷啊!

  此时,赵抃再添了一把火:“陛下,三司如此作为,如不查办,恐怕上行下效,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陛下,为江山社稷着想,臣恳请陛下速速下旨查办相关人员!”

  宋仁宗有所触动,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开口道:“事关国家社稷,赵爱卿退朝后御书房觐见!”

  “退朝!”

  文武百官互相相看纷纷退朝……

  24、御书房 日

  赵抃候着宋仁宗来到御书房,屏退左右后,道:“赵爱卿,果真是忠君爱国之臣,能处处为国家社稷着想,为朕分忧。”

  赵抃叩首:“为朝廷正本清源,是微臣本份,臣甘愿赴汤蹈火!”

  宋仁宗微微额首,开口问道:“依赵爱卿所奏,此事该如何处置?”

  赵抃再叩首:“陛下,微臣以为,事关重大,为公正起见,不如交给别的部门审理……”

  宋仁宗点头道:“好,就交由开封府勘查审理。”

  赵抃叩首道:“谢陛下!”

  25、赵府 夜

  赵抃一副好心情回家,夫人及毛彦志迎上……

  赵抃道:“珍珠案水落石出后,十分清楚王拱辰最后把这个烫手山芋,通过入内供奉之手,将部分珍珠呈送给皇上,皇上见珠子确实罕见,又是宠臣所呈,就留了下来。那些珍珠总不能让皇帝陛下交出来,就由开封府出面作价付给戢庆。戢庆拊额,感谢上苍。此时,总算圆满结束。可是……”

  夫人,毛彦志异口同声问:“还有什么?”

  赵抃不满道:“圣旨下,王拱辰改任宣徽使知并州。这种改任对王拱辰丝毫无损。不由得感激涕零,准备赴任。”

  毛彦志道:“这不是等于平级改任吗?”

  赵抃道:“何况宣徽使职责重大,不是近臣或有功之人怎能担任?我岂能罢休。”

  夫人和毛彦志都重重地点点头。

  (旁白):“就此,赵抃分别于至和二年(1055)六月十七、六月廿一、六月廿五、七月初二、七月初四,接连呈上五本奏章,认为有罪之人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置,国家法度失衡,必然会寒了忠谏之臣的心。由于赵抃连篇累续,义正词严的上奏,终于打动了宋仁宗的心。不久,宋仁宗下旨免去王拱辰的宣徽使之职,降为 端明殿学士兼侍读。”

  (第十三集 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