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章(1 / 2)





  叶央摇头晃脑,卖足了关子,才慢吞吞道:“今天的宴席上,就有中书令的小女儿……我有一次晚上睡不着,偷听到祖母和她最信任的管事娘子谈话,祖母说,想聘中书令的嫡幺女作孙媳妇呢!”

  叶安北谦和稳重,又有世袭罔替的国公爵位——国公很值钱,世袭罔替就更值钱了!爵位的世袭不属于买一赠一的套餐,而是额外项目,没有特殊加封则都是袭次一等的,开国皇帝一视同仁,不是自己的嫡出儿子不能世袭,对大臣也如此。

  开国后封爵的情况便少了许多,大多数为追封。这年头除非是特别对皇帝脾气又立下赫赫功劳的,才能封个“世袭”,目前本朝还没出现这样的例子。

  一个是年少有为的国公,一个是中书令的女儿。叶安北有个如此强大的岳父,以后定然步步高升……叶老夫人琢磨着才学世家,估计都列了个表格挨个比较各家娘子,争取给长孙找个最合心意家世也最般配的媳妇。

  大户人家,考虑婚姻大事往往不会单纯从“真爱”的角度出发。叶安北也清楚这点,至今没个通房妾室,一副老实听安排的样子。

  前程有祖母考虑,至于性子合不合适,到底有没有可能发展成“真爱”,就包在叶央身上了。

  叶安北话其实不多,看着文雅,不过叶央却隐约能发现她大哥的另一面。那可是大理寺卿啊,断案的时候没个气势,怎么能镇得住犯人?有次云枝替叶央去大哥的的小院取东西,回来时正好撞见叶安北回府,许是断案不利,沉着一张脸,云枝回来时直叫吓着了吓着了——毕竟也是武将世家么,一代改造成翩翩儒生还是不太现实。

  不知道未来嫂子得什么样儿,才能把住叶安北这种为了适应工作和生活随时分裂的人。当然,当定国公家的媳妇还有别的要求,或者说福利。那就是一进门便可掌管中馈,叶老夫人早就不耐烦管家世,巴不得赶紧来个能干的娘子,所以长孙媳妇心一定要正。

  “你看,当咱们家的大媳妇多不容易啊,又得人品好,又要会管家,还得跟我哥合得来……也不知道中书令大人的嫡幺女到底如何,若是长女,或许还担得住事儿。”叶央一条条地掰着手指数,好在叶安北是京中的黄金单身汉,不然还真配不起如此能者多劳的贵女。

  云枝僵着脸笑了笑,“我倒是听说过,中书令家的长女如今都生两个孩子了。”

  年龄差太大,可惜啊可惜。叶央叹了口气,发现什么似的惊讶道:“家里不是早就准备给大哥说亲么,你干嘛还是这么震惊?咱们家也不差,配得起中书令的。”

  “不,我可能是有些晕马车……”云枝摇摇头,又道,“所以娘子想去王家,向筝娘打听打听中书令的幺女到底品性如何,是个什么人?”

  叶央本在想着,要不把商从谨的胶草车轮再造出一对,听见她这么说,点头道:“没错!”

  如今在贵女圈子里交友甚广的有两个,一是吴贞儿,二是王巧筝。前者她肯定不会去见,对方别来给自己惹事就谢天谢地了,后者是她唯一的朋友,当然更适合咨询。

  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呢……

  马车速度渐渐放慢,停在了肃文侯府的大门口,叶央想了想,还是叫车夫去了侧门。侧门离内院还近些,云枝在门口的婆子前一露面,对方便很痛快地放了行,前去通报主子了。她和王巧筝的交情,已经足够到了来之前不递名帖的地步,况且午时在怀王府还见过一回呢!

  “巧筝姐姐,我来瞧你啦!对了,还有一事,今日在怀王府见了那许多女眷,人都没认全,你再给我说说——”

  叶央一路小跑拐进王巧筝的绣楼,突然想起这不是自己家,忙抖了抖裙角,缓步轻移。衣服是离开怀王府前换的,因沾了些二哥身上的酒气,加上宴席中的蟹肉羮味儿,混在一起不太好闻。

  大户人家一天换三四身衣服再正常不过,哪个大祁的贵女不带着几身备用衣服都不敢出门儿!

  肃文侯祖籍在南方,故而相比开阔的独立小院,王家的女儿住绣楼的多,因京城干燥无须避开潮气,精精巧巧的一栋建筑,一楼作了待客的大厅,又隔了间茶室出来,二楼才是巧筝的住所和书房。

  令叶央意外的是,并不止她大哥叶安北有另一面。

  素来觉得好相处的王巧筝,正在自己的绣楼里发着火,虽不至于摔个东西出气,但望着脚边跪着十岁出头的小娘子一阵冷笑,“这人呐,最重要的是拎得清,认清楚自己是个什么身份,便比去什么宴席都长见识了!”

  叶央笑着进门的时候,正撞上这一幕,尴尬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愣在了门口。

  王巧筝脸上余怒未消,她脚边跪着的女子伸手虚空抓了几下,哭求道:“阿姐,到底是同一家人,你在外头风光得紧,便让妹妹守在家里,一步不出么?”

  “你并非记在我母亲名下的,叫我一句姐姐,恐怕还差得远罢。”王巧筝厌恶地避开她,语气缓和对叶央道,“下人鲁莽,冲撞了阿央,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

  ☆、第48章

  叶央揉了揉脸,她看见王巧筝发脾气挺不好意思的,没想到对方完全不介意,像绕过一个摆设似的绕过脚边的人,拉着她往楼上走了。

  绣楼二层,王巧筝的闺房旁有个小隔间,里头铺着柔软的毛皮毯子,上落了一张矮几,进门需脱鞋。没外人的时候,叶央也喜欢连袜子一并脱掉,赤脚踩在上面,席地而坐,极为柔软。

  王巧筝跪坐在矮几前,亲自为叶央斟了杯茶。此时没有外人,云枝在门口守着,她也放松许多,坐姿就不那么规范,喝了口茶,犹豫半晌不知该怎么说话。

  “你在介怀刚才的事?”王巧筝心细如发,察觉出她的小心思。

  叶央很为难,一直以来她都以为王巧筝是个极好姑娘,脾气好模样好,不料一发火也这么凶巴巴的。

  “巧筝姐,我同你相熟,多嘴问一句……好端端的,干嘛动怒?”叶央把她引作知己好友,不止是因为她性子平和,更重要的事论教养规矩,叶央都做得不很地道,她却没有半分鄙夷的感觉,在外头提点叶央,在家里也不介意这些,是个不拘泥规矩又有教养的真正闺秀。

  王巧筝闻言,本来舒展的眉头皱了起来,考虑着要不要说,最终道:“跪的那个……是我父亲的妾室所生。”

  楼下隐约传来哭声,而后消失,看来那人走了。叶央匆匆瞥过一眼,记得哭的那个人长得同王巧筝有三分像,眼睛红得像兔子,王巧筝的柔弱是凡是礼让三分的淡然,总体还是端庄大气的嫡女范儿,而那人还更妖媚些,楚楚可怜透着让人怜惜的无辜。

  听王巧筝不肯称她为妹妹,叶央了然的点点头,又说:“毕竟看着还小,有什么……非得训斥的?”

  王巧筝立刻嗤笑一声,“小小年纪就想着傍上外院的男人了,她自己坏了名声,家里的其他姐妹还怎么自处!”

  ……叶央,理解的很困难。定国公家里就一个女儿,她只要不和后院的那些个小厮私奔,干出大逆不道的事,小打小闹的错误犯了就犯了,跪祠堂的时候还能和二哥聊聊天什么的,没有姐妹的清名被她带坏。

  王家就不一样了,巧筝的爷爷有意以世家之名获得帝宠,就要适当迎合一下皇帝的口味,家里的规矩削减不少,毕竟曾经枝繁叶茂,这么多子女,还有庶子女,没严厉的规矩是管不过来的。王家的嫡孙女可以出门赴宴,那都是从小受过了严苛的教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庶女却不行,嫡庶有别,主母只要不随意打骂她们,只消到了岁数给份嫁妆,传出去名声就很好了。

  什么教养,乃至吃穿用度,除非是记在嫡母名下的庶女,或者贵妾生的女儿,才能得到和王巧筝差不多的待遇。

  一个女儿在外争光,人家也就是夸赞几句,一个女儿在外头丢人,别人就说王家的女儿没什么修养了。

  “让我认她做妹妹?笑话!母亲教我凡事要容忍,可也不能自甘下贱!”王巧筝有了听众,越说越来气,一拍桌子,鹅蛋脸上染了一层薄薄的红晕,“半分规矩都没有,身份卑微,带到怀王的宴席上不是给家里丢人么!到时候怀王该如何看待王家,我们几个女儿又该如何自处?前几日还往外院跑了一次,故意在我爹爹门下的几个儒生面前走过,她怕我母亲把随意许给别人家,便想着自谋出路了!”

  叶央把茶碗一推,急忙给她顺气,“喝茶喝茶,别骂了。”

  王家人口不少,巧筝她母亲生了嫡长子,有个得宠的妾生了庶长女,林林总总算起来,王巧筝竟有六七个兄弟姐妹。在此之前,那些人于叶央的印象不过是一个符号,只有亲眼见一次,才知道嫡庶之间的差别不大。

  若是贵妾也就罢了,刚刚那位哭的梨花带雨的,她的生母不过是巧筝父亲的侍婢,那时年轻貌美又有从小侍奉的情分,就这么纳了,还始终没抬姨娘,没入良籍,真算起来,简直是个不能再贱的贱妾。

  贱妾生的女儿自然也贵不到哪儿去。在高门大院里,嫡子女能被带出去经历各种场面,家底深厚的如叶央还能没事入宫,庶子可以读书,庶女就只能在家守着,论谈吐见识,远远不如嫡出,除非天赋异禀,庶女的竞争力几乎为零。

  所以并不止生母身份低下,考虑一下个人能力,有些考虑的夫人也不会为儿子聘个庶女回来,再加上府里的主母不爱关心非亲生的孩子,高门里的庶女往往是低嫁。

  王巧筝一番话说出来,心里舒畅了不少。她除了将那个妹妹骂哭,其实也不能做什么,有叶央作倾诉对象再好不过,说得没词儿了才觉出口渴,咕咚咚将剩茶一饮而尽,学着叶央的豪爽样子抹了把嘴,“……总算明白你平日为何好此了,果真痛快!对了,来找我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