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十二章(1 / 2)





  林泉没有预测功能, 自然不知道日后自己那个有点装逼的称呼,他现在正忙着给新开林品阁(连锁店)上新。

  林泉发现, 他好像有点世人的通病, 那就是喜新厌旧。

  每次一开一个新店,他都会忍不住一直上新,而等开一段时间, 新鲜劲过了, 他上新的动力就低了。

  而现在,林品阁刚开, 正是上新动力最足的时候。

  林品阁虽然已经有主打的风油精和副打的放大镜, 可这在林泉眼里怎么够, 后世学校小卖铺那么点货都成千, 他的林品阁这么大, 怎么能只有区区两件商品呢?

  上新, 必须上新!

  只是该上些什么呢?

  林泉在思考。

  在书院,文房四宝自然是首先考虑的。

  笔?

  林泉摇摇头,古代读书人对笔的要求都很龟毛, 不是狼毫就是羊毫, 这些笔, 在现代也不便宜。

  墨?

  理由同上, 现代的好墨也很贵。

  砚?

  理由同上, 现代的好砚台也不便宜。

  纸?

  林泉眼睛一亮, 这个可以考虑。

  古代的纸, 好的如宣纸,差的如草纸,虽然种类也不算少, 可毕竟好的太贵, 差的虽然便宜,但质量又太差,其实对读书人并不算友好。

  现代的纸,却种类繁多,更是因为工业生产,价格极为便宜。

  而最主要的,纸这个东西保质期长,储存简单,运输起来也不算麻烦。

  打定给林品阁上点纸后,林泉回到现代,开始选货。

  因为古人用的是毛笔,所以在挑纸时,林泉选的都是适合毛笔的纸张。

  在上网了解了所有适合毛笔用的纸,林泉首先pass掉了宣纸。

  林泉以前一直以为写毛笔字画毛笔画的就是宣纸,可等查了之后,才知道不是,严格的说,只有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手中制作的宣纸才叫宣纸,而其他我们平常看着比较便宜的,用机器生产的,叫书画纸。

  泾县的宣纸,一刀就要几千甚至上万!(一刀是100张)

  这纸放古代也就这个价吧,林泉心道,所以林泉毫不犹豫的选了价格便宜的书画纸。

  其实机器造的书画纸也不差,尤其在现代工艺下,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可价格却便宜的多,林泉搜了一下网上,一刀居然才一二十块钱,而这居然还不是批发价。

  林泉搜了下阿里巴巴,果然更便宜,几块钱一刀的比比皆是。

  林泉选了个评价最好,厂家直销的,订了一批生宣、熟宣和半生半熟宣。

  宣纸的生熟不同、效果不同,林泉不清楚古人买回去到底是作写意画还是作工笔画,干脆三种全买,让他们自己挑。

  几天后,宣纸到货,林泉就把宣纸带到了古代。

  在送给各连锁店前,林泉打算先在自己这上一点试试。

  结果,林泉突然发现,他居然没地方上宣纸!!

  他开连锁店光忙着发展下线去,居然忘了开个总店!

  而之前因为风油精是在精品铺和药品铺上的,放大镜是在精品铺上的,他还没察觉到,可如今来了宣纸,这个既不适合放在精品铺也不适合放在药品铺,更不适合放在胡品铺宠品铺,他才觉得不对劲,这才反应过来把最重要总店忘了。

  林泉无力扶额,幸亏这没有开连锁店的,要不知道了,肯定笑死他了。

  不过好在林泉有钱,既然忘了开,那就再重新开一个好了。

  林泉在这里这条街瞅了一圈,瞄上了对面的墨宝斋。

  说起林泉之所以选对面而不是继续向两边,其实还是林泉强迫症发作,觉得既然名字不一样,那还是对面感觉好一点,而恰好他对面还是墨宝斋,原本就是买文房四宝的,这不就让林泉瞅上了。

  在林泉的金钱攻势下,胡品铺对面的墨宝斋,成功被林泉收入囊中。

  买下墨宝斋后,林泉就按照之前要求加盟店的样式,自己也装修了一下,当然他这装修的更好更奢华。

  装修完,林泉挂上了“林品阁”的大匾。

  嗯,这以后就是林品阁总店。

  林泉决定以后新品展示、分店提货、员工培训等等都放在这。

  当然那是以后,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先把风油精、放大镜、纸摆上。

  不过开张前,林泉又买了四个伙计和八个保镖,按照之前员工培训培训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