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宋帝江山_100(1 / 2)





  说着便把赵愉抱走了,虞允文走到萧山身边,对萧山低声道:“看来普安郡王很爱儿子。”

  萧山有点失神的看着赵瑗的背影,过了一会儿点点头:“恩,是的。”

  说道这句话的时候,他不由的想起了历史上赵瑗的命运,心中感到一阵发闷。

  晚饭赵瑗亲自招待,席间也和萧山说了两句话,但语气始终是淡淡的,晚宴过后,赵瑗客气性的留宿二人:“天色已晚,就在府中住一夜,明日再走吧!”

  虞允文没有丝毫停顿,便欣然答应下来。

  赵瑗有些意外虞允文竟然毫不推辞,他根本不想留宿两人,原本打算对方一客气就立即顺水推舟,但没想到对方竟然连客套话也不说一下。

  话已出口,无法收回,赵瑗只得给两人安排住处。好在王府空房间甚多,也不是很么难事。

  萧山晚间回到自己房中的时候,还是郁闷无比,他本来是想要找赵瑗解释一下那天的事情,但从早到晚,赵瑗对自己总共说的话没超过三句,且一直有人在身边,根本没有半点机会。

  倒是虞允文前来劝他:“贤弟,既然已经来了,还是赶紧向殿下化解开误会的好!做臣子的,和殿下赌气总不是好事!”

  萧山点了点头,他也知道,如果自己想要混下去,混出名堂,还是应该和赵瑗好好的说开,至少不要把关系弄得像现在这样僵硬。他在肚子里想好说辞后,便走出房外,问明府中下人,赵瑗正在房走去。

  71、赵瑗

  府中下人都知道萧山是赵瑗的贵客,见到了也并不阻拦,且秀王府不比京城,书房外也无人看守,只有一个老仆在房中伺候。

  萧山走到房门口的时候,看见书房门并未关上,里面的烛光漏出房外,淡淡的黄色光芒让人感觉十分的温馨。赵瑗坐在黑漆雕花的书桌后,怀里抱着儿子,正在握着赵愉的手,一笔一划的教他写字。

  赵愉今年不过两岁,却十分的聪慧,他很不老实,在赵瑗的怀中扭来扭曲,赵瑗也不生气,只是对他微笑,目光中流露出萧山从未见过的宠溺之色。

  萧山在门口静静的站着,因为是黑夜,也并未被人发觉,他看到赵瑗脸上露出的幸福微笑,历史上赵瑗的结局便跳入了他的脑海中。

  赵瑗应该一共有四个儿子,长子命运如何不清楚,但次子十分愚笨,幼子早夭,赵瑗的皇位是传给第三个儿子,也就是宋光宗。

  北伐失败后,赵瑗也心灰意冷,做了十多年的皇帝,在五十多岁的时候,便退位当了太上皇,将皇位传给了第三个儿子光宗。

  光宗非常不孝,几乎很少去看赵瑗,在群臣的上表请求中,他也依旧拒绝去探望父亲。

  赵瑗的晚年生活过的非常凄凉,他曾经登高而望,看见街头有小儿游戏叫“赵官家”,赵瑗曾叹道:老朽呼之尚且不止,尔等即便再高声些,又怎能见到?

  他死后甚至光宗拒绝参加他的丧礼,挺尸三日无人理会,还是年岁已高的吴太后出面,才将其安葬。

  萧山想到这些事情,在看到现在房中的赵瑗。

  赵瑗现在还十分的年轻,脸上没有一丝皱纹,嘴角带着宠溺爱怜的笑容,正一笔一划的教儿子写字。他依旧还是那个有着雄心抱负的帝王,尚且没有成为心灰意冷幽居深宫的孤家寡人。

  萧山觉得自己的心一阵阵的发紧,他一直以来,都把赵瑗当做一个可以投资的政治资本,即便是在对赵瑗有些心动之后,这种想法都从未消失过。

  他往日极力的朝赵瑗靠拢,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赵瑗以后会当皇帝,有机会改变南宋乃至整个民族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