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节(1 / 2)





  皇帝勃然大怒,手指头点着下方的卢大人:“是谬赞!荒唐!朕天下学子苦学数十年,入翰林!入朝堂!为朕之天下筹谋划策!朕予你学士之位,便望你引导学子!你干了什么!”

  他干了什么?

  卢大人大力磕头,声音发颤:“陛下息怒,万不可因罪臣伤了身子。”

  大多数官员一动不动,眼眸都不曾抬一下。

  皇帝见卢大人半点没自省的样子,还试图用言语取巧,怒火更旺:“三年前,一甲学子任巡!卢大人可还记得?”

  这名字一出,大多数人都是茫然的。

  三年前任巡?谁啊?

  三年一次科考,每年新晋者少则几十人,多则一两百人。一甲在其中占据了三分之一的人数。能入在场六品以上官员眼的,多是官宦子弟或博学多才者。

  任巡这人未免太过普通,普通到完全记不住。

  就连下方的卢大人一时都懵了一下,没能想起那任巡是谁。

  皇帝气笑了。

  “翰林院才人众多,朕记得洪侍读过目不忘,记忆超群。”他叫出翰林院的洪侍读,“洪爱卿,可记得任巡?”

  洪侍读出列,恭敬跪下:“臣记得。”

  皇帝下令:“说。”

  洪侍读应声:“是。任巡,年三十五,共参与三回春闱,于三年前高中入殿试。卷六份考核成绩中,有四人给出优等评定,入一甲。卷上内容为……”

  皇帝语气不耐:“言简意赅。”

  洪侍读顿了顿:“入翰林一个月,将妻女送回娘家,于家中悬梁自尽。”

  官员死亡并不稀奇,可年纪仅三十五,刚刚入翰林,可谓今后前途光明,突然自尽,那是很奇怪的。

  卢大人在边上轻颤了一下。他想起来了。

  皇帝往前侧了侧身,低头望向卢大人,询问:“卢爱卿可记起来了?这任巡是为什么死的?”

  卢大人整个人都趴在了地上:“任巡是自尽的。是罪臣未能管理好翰林院,臣辜负陛下重望,臣有罪。”

  洪侍读没敢说话。

  皇帝语气轻飘:“朕怎么听说,是任巡女儿年仅十岁,长得清秀可人,被你家儿子试图强行带回家中?”

  卢大人不敢抬头,哐哐用力磕着脑袋:“罪臣儿子绝无干出此等荒唐事!陛下!臣子虽才华有限,但绝不可能干出此等荒唐事。要是干出了此等荒唐事,又岂会和桂三小姐定下婚事!”

  这回是有官员忍不住看向桂尚书了。

  皇帝叹了口气。

  他的怒火来得突兀,去得也突兀:“你说的也是。朕怎么能信不过桂尚书的眼光?那奏章上荒谬的点也不止这一两个。再说十岁也太小了。朕子女众多,一代入,一时倒是昏了头。”

  桂尚书出列,语气略有点沉重:“陛下爱子心切,爱臣心切,关心才乱,是我朝之福。但,弹劾一事必须严查。不然助长此风,朝堂之上必然混乱。”

  皇帝点头:“桂爱卿说得对。这事便交给大理寺办了吧。但卢大人连学子名字都记不清,明年春闱一事,我看还是交给洪侍读。”

  他这么说完,还不得不提醒一句洪侍读:“洪爱卿,你要是再敢弄两个考生,写奏本能写一万七千字,一万六千五是废话的,就给朕回家写书去!”

  洪侍读叩谢:“臣不敢!谢陛下!”

  傅尚书垂着眼,在心中想着:不管上疏的内容是不是真的,卢家完了,卢旺申和桂晓晓的婚事也没了。

  只是,当初寄信的到底是谁?

  是谁能够狂傲到说出“礼为卢”的呢……

  第20章

  傅辛夷在家里学画画。

  她以前做创意画靠得是想象力。现在眼睛能看见了,得多学一下画画。到时候将图纸给了别人,别人就可以按着图纸做创意画,或者做花束,不需要她一直在店里。

  这样的开店方式更贴近后世的花店。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她总感觉那封信落款的太阳是在嘲讽她的绘画水平。唯有初学稚童才会热衷于那样画太阳。

  傅辛夷拿着毛笔,学得很不容易。

  先生教画画教的是水墨画。水墨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会用毛笔。

  她这两年并没有好好练毛笔字,总爱用碳笔,气得先生每回见了她都想动戒尺。拥有一手垃圾毛笔字的傅辛夷,这两天不得不从最简单的画横线、画竖线、画弧线开始操练。

  明明书上的植物画毕竟看起来很粗糙,活像碳笔勾勒的。

  唉,现在的苦,都是以前偷懒时脑子进的水。

  傅辛夷将一盆花放在自己面前,一边哀叹,一边写生。

  先画一个长长的弧线!

  她笔过画纸,挥毫泼墨颇有气势。

  一笔过后,傅辛夷试图欣赏自己的弧线,脸快速垮下来——眼前的弧线染开得仿佛像有老鼠用牙齿啃咬过,丑绝人寰,能让人怀疑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