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节(1 / 2)





  咀嚼着软绵的绿豆颗粒,刚准备下咽,文岚便看到文雅要伸过来的调羹,连忙用手掩住嘴巴。

  咽下口里的食物,文岚抓紧机会问出刚才一直想问的问题:“大餐,什么大餐,你刚刚不是才说家里没有什么吃的了吗?爸爸呢,今年回来过年吗?”

  “哈哈,小岚,你病糊涂啦?你忘啦,一个多月前爸爸不是寄了一个包裹回来吗?那里头除了爸爸的军装,还有五斤大米、一包木薯粉、半斤虾米和两条鱿鱼干,另外还有一小包广式腊肠。妈妈当时收到包裹,就是今年的年夜饭有着落了。那时候,你和小枫,啊,你不是满屋子蹦跶,拍着手掌说要尝尝爸爸信里面说的煲仔饭吗?”文雅扭头看了看屋门口,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嘘了一口气,“前段时间,你们生病,我拿大米都熬了粥了,现在只剩下一点袋底,根本不够吃,也不知道下次供销社有没有粳米卖。不过,妈妈说实在不行,也可以用大米混着小米一起煮金银饭,照样好吃。小岚,你赶紧好起来,这么难得的美食你要是吃不上,得多可惜呀。”

  小碗里面的粥已经完全凉了,缓过精神来了的文岚强行拿过调羹,坚持要自己吃。

  文雅拗不过,只得松手,自己去门口靠墙的碗柜里端出一个海碗,放在桌子上。

  文岚见文雅只吃那已经冰冷的红薯,便忍不住把绿豆粥推了过去:“姐,红薯都冷了,你喝点热粥暖暖吧。”

  “没事,我之前把红薯放在煤炉上温过的,你摸摸,是不是热着呢?你快喝粥,别管我,我身体好着呢。”文雅见文岚还要推,便把红薯碗揽到自己右手边,拉开与文岚的距离,同时转移话题,“你刚才是想问爸爸今年回不回来吗?”

  “对啊,姐,我很久很久没有见过爸爸了,我都快忘了爸爸长什么样子了。”小文岚的记忆里基本没有爸爸的踪迹,只有一些浮光掠影,偶尔夹杂着只言片语。

  爸爸对于她来说,只活在妈妈的描述里,是生活在照片上的隐形人。爸爸长期呆在南方军营里,难得回来探亲。就算上次回来,爸爸也不过是呆了短短一个月。感觉上,刚刚有点熟悉,接受那个黑壮的男人是自己的父亲,他又到了必须归队的时间。某个早晨起来,收拾好包裹不见了,爸爸就这样离开家,走了。

  “嗯,是很久了,爸爸上次回来还是去年7月。那时候,天已经开始热了,屋里不透风,闷得很。爸爸时常避开妈妈给我们买零食,偷偷带我们去吃冰棒。那个暑假,爸爸还带着我们几个去莲花荡旁边那条小河里面游泳呢。不过,当时你年纪太小,那天还有点发烧,所以,留在家里,没能跟我们一起去。文榕调皮,不肯好好地学游泳,偏要自己跑去浅水区抓鱼,结果鱼没抓到,反而被螃蟹夹了手。他越是打螃蟹,螃蟹夹得越紧,最后只能哭着鼻子回来求救。我现在还记得他那傻样,当时他右边鼻孔冒着泡泡,一晃右手,一只大螃蟹挂在上面耀武扬威。哈哈,乐死我们了。”

  文雅一边描述,一边回想起当时的模样,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文岚想象一个黑不溜秋的小男孩,手上挂着一只大螃蟹,哭着跑过来,也觉得甚是可乐。

  两人正说着,妈妈端着一簸箕南瓜饼走了进来,文雅连忙过去帮忙。

  关博萱将簸箕放在文雅搬过来的方凳上,问两个闺女:“我还没进屋呢,就听到你们俩的笑声,你们刚才在说啥呢,笑得这么开心?”

  “没啥,这不聊起去年去河里学游泳,想起去年文榕被螃蟹夹手的傻样,我们忍不住乐了。”

  文岚把凳子给妈妈摆好,拿了个小碗,给妈妈舀了一碗绿豆粥,放在自己右边的空位上,然后跑出去帮忙刚才煮饭用的家什搬回来。

  关博萱把铝锅装满水,放在文雅搬进来的煤炉上,然后洗干净手,坐在方凳上。她看了一眼两个女儿的食物,便把自己碗里的绿豆粥倒了一半给文雅。

  “诶呀,我吃了,我快吃完饭了,妈,这些粥你吃吧。”文雅倾斜自己的饭碗,想将绿豆粥倒回母亲碗里,不想却碰上一只黑黄的手背。

  关博萱左手盖碗,移回自己面前仍虚掩着碗口:“我有这些粥就够了,那点你喝了吧,别浪费了。剩下那些,晚上温着,小岚如果饿了就当宵夜吃点,剩下的明天做早餐吧。小雅,明天我上班,你叫文彬他们回这边写作业,陪着文岚。屋里冷,你看着点,别让火盆息了。”

  “你放心吧,我知道的。妈,小岚的精神好多了,要不,如果明天阳光好,我背小岚下去晒晒太阳吧。罗医生说小孩子得多晒晒太阳,能够补钙呢。”文雅夹了个热气腾腾的南瓜饼,放进关博萱的碗里,“妈,你吃点南瓜饼吧,刚出炉的时候是最好吃的了。别吃红薯了,那些留着我明天吃吧。你吃多了红薯,容易烧心。”

  “好了,吃,我们都吃。好不容易有新鲜食物,怎么能轻易放过呢。小雅,你自己也夹南瓜饼吃。小岚,你最近基本没有吃过什么硬的东西,今天胃口好也不能多吃,免得晚上胃疼。来,你今天吃半个,先尝尝味道。回头等你病好,妈妈再给你做。”

  关博萱用筷子将一个南瓜饼夹断,将两半分别夹给两个女儿,然后侧着头,笑盈盈地看着女儿们吃。

  文岚面前的南瓜饼能够闻到丝丝南瓜特有的甜香,但断口露出的褐色、绿色碎片明显看得出用料的不精致之处。一口咬下,本应是软绵中略带韧性的南瓜饼却有着明显的颗粒感,口感与文岚在21世纪酒店中吃到的那些精致早点不可同日而语。可文岚依然满怀感恩之心,甚至有点热泪盈眶地细细品着那一点点南瓜饼。

  因为这不是一块简单的南瓜饼,而是包含着母爱的暖心之作,是爱与真诚的集合体。

  作者有话要说:  小可爱们,给我一个小小的鼓励,可以吗?

  不管是点个收藏,还是留个言,都可以。

  感激不尽,比心~

  ☆、初次冒险

  到了第三天,李文岚终于做好了外出冒险的准备。

  不是身体已经恢复,而是肚子实在太饿,饥肠辘辘的滋味实在太难受。求生的本能,逼得文岚不得不试图外出寻觅食物。

  家里的食物除了红薯,便是各种杂粮和奇怪的粉状物。没有现代农业的时代,冬季的蔬菜本来乏善可陈,基本上除了大白菜,就是一水的大萝卜,撑死了就是一些提前晒干保持的干菜等。

  文岚曾经趁文雅做饭时,查看过家里的食物储备。瘪瘪的米袋里,大米只剩下袋底薄薄一层。文岚伸手捞一起一把查看,米粒又黄又碎,间或可以见到各种杂质。即便是这样的陈粮,在李家也属于难得的细粮,专属于文岚和母亲关博萱的滋补食物。熬煮出来的米汤,文雅基本连碰都不碰,自己只是吃些红薯之类的粗粮。

  关博萱即便是在病里,也强撑着身子,坚持每天过去上半天班。即便她回来之后,需要休息很久,才能缓过神来,也不愿意放弃。就连那些病号餐,关博萱自己也很少吃,不是舀给文岚,便是让给文雅。偶尔,关博萱还会把带点甜味的红枣水之类的,让给过来探视的文彬等人。

  听文雅说,在舅舅没有发现之前,关博萱还会把中药包里面的甘草、红枣之类稍微带点甜味的药材全部挑选出来,留给孩子们沾点甜味。

  上个月底,舅舅偶尔看到药渣,心生怀疑,便使计从文榕那里套话。发生真相后,舅舅怒不可歇。把家里的孩子,包括他自己的儿女,一通臭骂,更把关博萱骂得两眼泪汪汪。自此之后,关博萱才稍微收敛,不敢不听医嘱,病情因而略有好转。

  幸好给自己看病的罗医生主攻西医,不会用些什么稀奇古怪的蜈蚣、蝎子之类的来入药。端过来的中药,虽然颜色古怪,也还能勉强下肚。但,每天三顿的中药,依然让文岚望而生畏。后来,每次回忆起初到此间时发生的事情,文岚都会觉得鼻腔内都能迅速闻到一股浓烈的中药味。

  幸好,自从文岚退烧后,便服用西医,辅以食物,不再强求服用中药。

  病里的文岚本以为自己会不太习惯此间的食物,没想到出于求生的本能,还没到餐点就唱起了空城计,闻着走廊传来的食物香气,变得垂涎三尺。可惜,即便喝了姐姐特意准备的病号餐,即使硬逼自己咽下那些噎人的粗粮团子,文岚的胃依然像个无底洞,似乎永远填不满,见到什么都想往自己嘴里塞。吃完自己的食物后,文岚恋恋不舍地抓着调羹,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姐姐碗里的红薯。

  文雅看出了文岚眼里的渴望,便把自己碗里的红薯掰开一半,放进妹妹的碗里。虽然肠胃口口声声叫嚣着要全部吞下去,可文岚看着眼前瘦得没有几两肉的姐姐,怎么也不忍心夺走姐姐所剩无几的口粮。文岚忍住诱惑,把红薯夹回给姐姐,飞快喝完一杯水,然后回房间躺下。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可以降低人体消耗,延长食物的饱腹感,是文岚新学会的一个生存技能。

  其实,文岚知道自己的身体目前非常孱弱。久病卧床是一大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此时的食物构成中严重缺乏蛋白质,导致这副小身躯一直缺乏营养。六种基本元素缺一不可,正处于生长期的人体,单靠那一点淀粉是远远不足的。这也是为什么这时期的人普通能够吃下两大海碗的饭食,到了20世纪后期却只能吃得下一小碗米饭。不是人们的胃口变小了,而是吃了足够的动物蛋白,就不需要那么多的淀粉。

  可惜,现在别说蛋白质,就连淀粉也是远远不够满足人们的日常消耗的。

  就连隔壁小孩子拍手唱的儿歌现在也句句不离食物:“……你二我二,米糊泡菜;你三我三,红薯杆杆;你四我四,家家闹事;你五我五,肚子敲鼓;我六我六,顿顿发愁……”

  所以,文岚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人,都必须利用如意门出去闯闯,争取获得食物。

  否则,等待文岚的便是不可逆转的□□损伤。

  夜里,没有娱乐节目的人们纷纷开始进入千年以来的早睡早起模式,尽量节约粮食减少消耗。李文岚脑海里已经做好几套应急方案,却因为姐姐李文雅忙这忙那迟迟不睡而不敢有任何行动。好不容易夜半醒来,听到姐姐发出平缓的呼吸声,李文岚又耐心等了几分钟,确认没有异常后,才转身进了空间。

  李文岚站在随机门前,摸了摸右边裤袋里的水果刀,看着不停变动的数字,咬了一下嘴唇,一狠心,拉开了门。

  李文岚左手紧紧抓住门框,探头往外一看,门外是一条寂静的小道。红砖砌成的围墙,刷着蓝色、白色油漆的房屋,一束红艳艳的小花从围墙内探出来,肆意怒放。小道里阳光灿烂,却没有什么声响,似乎很少人经过。不远处,隐约传来熟悉的引擎声,似乎是汽车启动的声音。与此同时,李文岚仿佛听到隔壁院子有狗吠,隐隐约约似乎还有咿咿呀呀的婴幼儿声音。

  门外的世界,有几分21世纪的那种熟悉感,虽然认真细看却找不到任何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