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8节(1 / 2)





  旁边一堆胡子拉杂的大汉,齐齐发出了然的笑声。

  文岚忍不住捂脸,身为一个审美正常的女性,实在看不出这满池子的小鱼哪里能用漂亮来形容了。

  但文岚也不能反驳,因为上一个说这话的人,已经被洗脑成功,正在显微镜旁边做着实验呢。

  把手里的资料递了过去,文岚指着后面几份盯着订书钉的材料说:“前面那些是米国最新水产疾病防治报告,后面的则是新出几份期刊资料。你们看看有谁有空,汉译之后一起给我。穗市那边的结算下来了,钱和名单在信封里,你们自己分吧。”

  李文辉随手把资料递给了旁边的助理,然后指着圆脸的小研究员介绍道:“这是我们去年新招的大学生,她新培育出来的那批罗非鱼,已经长到半斤大了。虽然不是全雄,但体格大、肉厚、长得快,经济效益明显。归所长认为,如果能够再次杂交,可能效果会更好。文岚,你前两年说想要半年长到2斤重的罗非鱼,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正在像我们招手呢。”

  “这都是归师傅、高师傅教得好,我这是误打误撞,纯属运气好……”

  小姑娘的话还没有说完,旁边的高副所长已经截下话头:“该你得的表扬,不要推。虽然每个人的工作都很重要,但你的工作那么快能出成绩,跟你平时努力专研,做事细心有条理,是分不开的。我们大家都会为你鼓掌的,等以后有了正式的良种推出市场,国家和人们也不会忘记每个人的贡献的。”

  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文岚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研究小组都多了不少女性研究员。

  也许,这是政府花了十余年努力推广男女平等的结果。

  当然,似乎挣脱了枷锁之后的女性进步的速度更快一点。

  ☆、时代剪影

  1973年10月6日,阿拉伯人利用“赎罪日”时机发动了打击以色列,收复失地,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当这个新闻占据了即时新闻头条时,文岚只轻轻地感叹了一句:“这一切还是来了。”

  拿到报纸的那一刻,文岚快速锁门进屋,再次拉开了如意门。

  整个60年代,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个全球青年反抗霸权反抗权威的时代。

  当时,青年人们都洋溢着一种左.派的反叛精神,都在想如何能更好地改造社会。他们内心都有很多对现实的不满,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非常腐朽的制。因为资本主义鼓励不停消费,财富逐渐聚集到极少部分人手里,最终还造成社会经济的巨大不平等。

  民权运动、新左派运动、嬉皮士运动都在1968年达到顶点,而女权运动、同性恋运动、环保运动在69年以后纷纷兴起,成为七十年代一系列平权运动的先声。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遇到一定的瓶颈,苏联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引起了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极度不安。这样,原有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壁垒开始松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增多。

  外面一片纷纷扰扰,东方这边风景独好。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铺平道路。

  这下,没有提前接到任何通知的菊刀国彻底慌了,担心米国彻底转向华国,菊刀国政府急于与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并承诺向华国提供巨额援助。菊刀国的外向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更是直接说出:“菊刀国跟着米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至于现实情况如何,各家自有一杆秤。

  对于这些递过来的橄榄枝,华国当然通通接下,继续埋头苦心经营,全力进行基础建设。

  这些年,放下政治执念后,大家逐渐发现即便是负债发展,只要资金调配适宜,也一样可以取得巨大成功。

  北高丽这样的纯农业国家,这几年靠着苏联主持的经互助委员会,大力发展工业,即便是苏联指定的相对效益较差的工业,也让国家工业实力蹭蹭地往上直蹿。北高丽不仅跟菊刀国并称“东北亚工业双雄”,国家还富余到免费医疗、免费教育,还给每家每户分配了房子,诱得大量南朝鲜人翻越边境线、潜逃到北方。这跟二十年后的角色,几乎完全颠倒了过来。

  跟着苏联的北高丽,富了;跟着米国走的菊刀国,强了;靠强人铁托以一己之力,带领人们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工业道路的南斯拉夫,短短几十年就成了国富民强的“巴尔干之虎”。

  经过几年埋头发展后,华国人逐渐发现“要发展,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科学就是生产力”并不是苍白无力的口号。人们的日子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变好。

  原来觉得吃口饭都是奢侈的人们,换上了新良种、用上化肥后,粮食的产量迅速往上飙升,逐渐摆脱“半糠半饭”的日子开始往实现“温饱”而进发。

  于是,全国上下掀起了修路热、学习热。

  上层领导看问题自然没有那么简单,他们在等待更好的时机,在等待更明确的信号,正在等待预测中的高位油价的到来。

  第四次中东战争初期,阿拉伯人节节胜利,但一周后战局逆转。

  因为米国及其它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以色列开始大规模反攻,埃及开始处于不利地位。

  10月17日,阿拉伯产油国石油部长开会,讨论如何以实际行动支持埃及,打击支持以色列的米国和其它西方国家,逼迫他们在政治上站到阿拉伯人这边来。会议最终决定立即逐步压缩产量,减少对美、欧盟的石油供应量。

  但,米国不以为然,在1973年10月19日宣布对以色列提供22亿美元军事援助。

  这一举动,彻底此举激怒了阿拉伯产油国,利比亚当天宣布向米国禁运石油。

  1973年10月20日,沙特阿拉伯等海湾产油国一致行动,每月减产5%,对米国及其盟友(包括欧洲、菊刀国等)禁运石油。

  石油价格以此从一直以来的低价3美元以内,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于1973年12月下旬猛地把油价提高到每桶11.65美元,之后一度超过13美元,后又涨到39美元。

  此前,米国石油产量已处于衰减之中,无力增加产量,于是油价飞涨,许多加油站汽车排长队。

  欧美国家纷纷扑街,其中荷兰因为帮美国运输武器,被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直接点名。当时,荷兰每年进口1.8亿吨石油,其中2000万吨自己消费,其它用来自己加工,或者做转口贸易赚点外汇。结果石油被禁运,搞得荷兰外汇收入都断了一大截,荷兰整个国家都懵了,街上停满了缺油的汽车。

  石油禁运,使欧洲的工业生产下降了8%,钢铁产量下降14.5%,米国的gdp下降了4.7%。因为缺少燃油,米国人开车的速度提高了许多,交通事故增加,甚至出现了居民出门捡木柴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场危机惊天动地,西欧、菊刀国80%以上的石油靠进口,进口来源又主要依靠中东,所受打击远远超过米国。

  英国,陷入慢性萧条,开始步入二战后的经济最低谷。政府大楼前后,全是垃圾,很多写字楼纷纷关门大吉。街上行人稀少,因为经济萧条,商业大楼都被中东土豪们买下,街上随处可见阿拉伯语的招牌。

  英国经济学家说:“现在整个英国都是大英博物馆了。”

  1973年11月下旬,欧共体表态,在中东问题上支持阿拉伯人。

  1973年11月22日,菊刀国也宣布站到阿拉伯人一边。因为,菊刀国99.8%的石油来自进口,其中80%来自中东,缺少中东石油整个国家就要停摆了。这一缺油,74年菊刀国的物价上涨了23%,汽油、煤油涨价,电力、食品涨价,所有的物品都陆续涨价。从此以后,日本特别注意跟中东产油国的关系,尽量维持在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