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章初探黄金山(1 / 2)





  从杨知县哪里回来,徐铮思忖了许久,决定这件事事情暂且不告诉秀才,同时对小道士张礼真下达了封口令。

  对于黄金山,徐铮略有耳闻,根据前世资料,黄金山属于半丘陵地区,尽管海拔不高,但是山丘起伏,交通阻塞,给耕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不过土地算不上贫瘠,适合种植马铃薯和玉米。

  大家都知道,江南地区,纯粹的石头山并不多见,大多数都是可以耕种的,但是要有适合的植物。

  徐铮决心选个黄道吉日,于是小道士张礼真又派上了用场。经过一番推算,吉日就在第二天,于是徐铮提前收拾好东西,顺手把七星宝剑还给小道士,临时客串下保镖。

  跟秀才说了声去黄金山游山玩水,秀才挥了挥手,仍然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书。

  徐铮和小道士两个人,一共收拾了四个书袋,各自放着食物、水、笔墨以及其他应急用品,然后一人两个,按照徐铮的法子,把包交叉着挂在身体左右两边,犹如背着两把盒子炮,双腿打了鱼纹绑腿。收拾妥当后,两人步行而去。

  黄金山位于金坛县的西南处,面积为五点五平方公里,距离金坛城区有二十公里多点(查不到具体数据,可能有出入),今属溧阳别桥镇,和金坛县的薛埠镇接壤。

  徐铮选择的也是这条路线,穿朱林镇,过薛埠,直达黄金山。

  这次没有秀才跟着,两个半大孩子也不着急赶路,因此边走边看,惬意的很,直到红日西沉,才到达山脚下。

  徐铮决定在黄金村住宿一宿。

  据传黄金村由史氏后人所创,后有王氏族人来此混居,不过村中人口大多数仍是史姓族人。黄金山就在村后,山上有座金山庙。

  尽管黄金山不是土匪们的老窝,但是徐铮觉得还是小心为上,于是坚决拒绝了小道士张礼真野营外加烧烤的建议,无奈之下的小道士,只能噘着嘴跟在徐峥后面,

  看着两个一身怪异装扮的半大孩子,善良的村民没拒绝,反而非常热忱,不仅安排了住的地方,还给了些食物。

  一夜无话,早上起来,跟村民打听了上山路线,随即开始登山。

  时维七月,序属三秋(初秋、仲秋、季秋)。

  初秋的早晨已经有些凉意,山中尤甚。徐铮看着眼前海拔不高的山峰,在晨霭中若隐若现,山上很多地方牛山濯濯,裸露的岩石苍白中泛着青灰色,石头缝中杂长的野草一片凌乱,一条若有若无的羊肠小路,蜿蜒前行。

  看来气候的确是气候的因素,徐铮记得后世时候,江南地区温热多雨,山上除了成片的毛竹。就是密生的各种植被,一眼望去,绿野盈眶,哪里像现在的样子!

  收回记忆,徐铮和小道士张礼真仔细的检查了装备,然后告别村民,沿着狭窄的山道。奋力攀行。

  黄金山地处三县交界,属于典型的三不管地界,且又是山区,土地贫瘠,薄有出产,不受官府重视,因此才会被土匪强盗们利用。尽管如此,却不能否定此地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若是乱世,占据此地,退可坚守,进可达三县,北有长荡湖水网,茅山山脉,进可望镇江、长江;东有八百里太湖,进可窥苏锡等重镇;西可入安徽,算得上打游击的好地方。幸好现在不是乱世,徐铮庆幸不已。

  小路上满是风化残破的小石头,小道士张礼真赌气般不断地踢飞石头块儿。

  徐峥见状,也懒得理会,只是四处查看地形,为计划中的农庄做准备。经过仔细考察,徐铮觉的有不少的地势非常合适,算起来可以利用的地方还真是不少,毕竟马铃薯和玉米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如果真能租下这片地方,单纯的农庄模式恐怕不合适,唯有综合型经营模式才是充分利用该地区的最佳选择:种植、养殖、畜牧,黄金山,必须拿下!徐铮下定了决心。

  不知不觉间,二人爬到了山顶,映入眼前的是一座破烂不堪的庙宇,十来间房屋,一大半已经没了屋顶,庙门紧紧关闭着,看不到任何香火和人迹,门上面“黄金庙”三个大字的金漆在已脱落,只剩下模糊的字迹。

  小道士张礼真早已走的乏味,好不容易看见房屋,立马冲了过去,敲门。

  半天,门发出一声暗哑不堪的声响,开了一条缝,缝里探出一个分不清面容全是邋遢胡子的脸,光头,白色的结疤,徐铮断定是个和尚,而且是个可怜的老和尚。

  老和尚有些耳背,眼神也不怎么好,半天才注意到徐铮二人。

  小道士张礼真在徐铮的言传身教下,非常讲礼貌,客客气气的大声说明了来意。

  老和尚迟钝的反应让人很担心的他的身体状况。许久,喧了声佛号,在小道士的帮助下,开了门进去。

  院子里长满了稗草,硕大的香炉侧翻在地上,黑黝黝的炉膛显示出已许久没有烟火,正中大殿里只剩下一座光秃秃的佛像,身上沟壑里残余着斑驳的金漆,阳光透过赤裸的窗棂,照射在佛的脸上:神秘微笑。

  大殿的地上残留着一堆灰烬,旁边尚有未烧净的桌腿,竟然擦破如斯!徐铮走上前去,默默的施了一礼,表情肃穆,虔诚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