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洛语的重生日常第3节(2 / 2)


  洛语清楚,就算是为了磨磨她的脾气,老宅的爷爷奶奶和大伯母也不会来找他们去吃饭,肯定要等兄妹两人饿的受不了,自己主动回去,再次挨顿骂这件事情也算揭过去了。如洛语只是正常小孩子,肯定如老宅想法的愿,从此对老宅的人也会怀有胆怯和惧怕。这个时代养孩子可没有什么心灵关心,都是放羊吃草,听话的少挨打,不听话的就多挨打。

  可惜洛语不是小孩子了,前世爸妈没有出门打工,也没有发生这种事情。今生她也不愿意各种委屈自己,别人给的委屈,她愿意受就受着,不愿意忍着也有的是方法折腾。第二天一早起床,洛语就跟哥哥手拉手去了姥姥家。相隔也就五六里路,就算是孩子也就半个小时的路程。家里倒是有大框自行车,洛俊敢骑洛语可不敢坐。

  到了姥姥家洛语也没说别的,倒是洛俊禁不住姥姥和姥爷的盘问,一一说了原因。对洛语要自己在家煮饭吃的意见,姥姥和姥爷都不赞同,老人家的个人生活习惯,都觉得洛语忍忍就过去了,也不觉得洛老太错。农村人也没一堆的活要干,哪里有时间和闲心瞎讲究卫生。

  至于偏心的事情,这个就没办法了,很多时候人跟人也讲究眼缘的。早就料到的事情,洛语也不会觉得奇怪,老一辈的习惯和认知,也不是洛语现在能够改变的。当天下午洛老爷子就骑着车子来到洛语姥姥家,看到洛语和洛俊都在,才算彻底的松了口气。虎着脸瞪了洛语一眼,扭头苦笑着跟洛语姥爷和姥姥无奈道:

  “让亲家见笑了,妞妞这娃脾气太倔,还爱瞎讲究。她奶奶说她几句,就直接上脚踹东西,这才一晚上没留神就跑到亲家这里,让你们见笑了。”

  洛语面无表情,时代的代沟让人无奈,可该坚持的她也不愿意退让。好在洛语姥爷虽然也觉洛语瞎折腾,却也没拆外孙的台。老人偏心是正常事,大家都能理解,但理解不代表自家外孙被偏心会觉得高兴。洛语姥爷面上不显,递给洛老爷子一根卷好的烟,自己熟练的卷了些烟叶在纸条内,卷成烟凑着洛老爷子递来的火吸了两口引燃烟。

  吐了口烟望向洛老爷子,不甚在意笑着道:

  “刚才大俊跟我们说了,妞妞这孩子就是爱瞎讲究,咱们农村人一辈一辈的都这样过来的,就她这个小丫头事多。农村人就离不开土,瞎干净个啥,孩子我们也骂过了。不懂事的瞎咧咧老哥跟老嫂子偏心,都是你们洛家的孙子,哪里会偏心不疼他们俩,小孩子就会瞎咧咧,见风就是雨,亲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洛老爷子笑容讪讪,叹道:“咱老哥俩也不说虚的,十只手指还分长短呢,养在跟前的孩子都会觉得更亲近听话一点。就是有个打骂也就一会气火。可妞跟大俊也是我孙子,咋会不疼。可家里地里都一堆的事情,总归没有时间。”

  洛语姥爷笑呵呵的点头,赞同道:“家家都这样,都能理解。不过他们现在也不小了,洗衣服煮饭也都能自己干,咱农村的孩子没那么娇气。孩子脾气倔不愿意跟你们住就算了,给他们弄点米面油,自己在家煮饭吃算了。等吃够了苦头,就老实听话回老宅子。不过俺们妞这孩子,自小都懂事早,家务活这些事情也都做习惯,你跟老嫂子有空去看看就好。”

  最终洛老爷子犹豫中,洛语趁机说打电话让妈妈回来,洛老爷子才终于点头同意。让给照顾孩子,不论对错孩子不肯在老宅吃饭,儿子媳妇要是心软回来,来回的折腾路费还挣不到钱。吃过晌午饭,洛语和洛俊就跟着洛老爷子回家了,五十多斤的面,十斤油还有五斤米,洛老爷子板着脸放下东西,跟洛俊软语说了两句,扭身走了。

  洛语也不在意,目的达到就好,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被子晒了一遍,屋里屋外打扫一遍。一日三餐洛语嫌弃用家里的灶太大,干脆的用家里的一个漏水的铁桶做个小移动锅灶,揭了家里热水的三掌小锅放上,比划好需要隔空放炉条的位置,拿下锅用铁钉和砖头,在铁桶两边凿出四个对称的孔,孔中央的位置弄出了开底的门,留作塞柴火。

  简单的一个小锅灶做好后,煮饭的空间变小,洗锅煮饭都省事不少。就是冬天农村里没什么菜,老宅也就拿了一颗白菜和萝卜来,一点绿色都没有也只能忍忍。家家户户都如此,除了耐放的白菜和萝卜,也就夏天晒的豆酱,严重的缺乏蔬菜瓜果。尤其是他们现在连颗葱都没有,没条件也只能自己想办法创造。

  洛语趁着闲空,用家里装化肥的内薄膜袋剪开,用干荆条杆在门口的墙边,弄了一个小不到两平方的塑料矮棚子。从自家留给老宅用的菜地里,移了些两墩葱还有三墩韭菜根进去,又种一排的蒜。剩下的跟邻居家要了点小白菜种撒进去,每隔两天会撒些晒热的水,正月十六学校开学当天兄妹去报完名,在正月十九正式上课的早上,洛俊就吃上了嫩葱和嫩绿的蒜苗做的葱油饼。

  只用半勺面粉加水搅拌成糊糊,放好碎葱末和蒜末,适量的调料在放油的锅里均匀的摊上。两个葱油饼洛语只吃了半块饼,洛俊吃了一个半饼,喝了碗开水才满足的背上书包去上学。小学的学业真的很少,就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又非常的简单,就算多了洗衣服煮饭打扫卫生的活,做习惯家务的洛语也游刃有余。

  而洛妈和洛志国知道洛语兄妹在家自己煮饭吃的时候,已经阴历三月了。这个年代没有手机,一两个月打次电话都很正常。当时在小卖店接电话的洛语和洛俊,听着老妈的哽咽泣声,洛俊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洛语烦的掐了洛俊的胳膊,他哭的越凶,爸妈心里会更难受,跟他说好不准哭,还丢人的卖瓜子。

  拿过洛俊手里的电话,对电话那头的爸妈不在意道:

  “我和我哥自家住的更自在一些,五十斤面够我们吃三个多月的,油盐用完了就跟爷爷去要。在门口的墙边弄了块小菜地,种了葱蒜还有菜,有吃有喝的我哥都胖了几斤。你们在那边不用担心,再说还有我爷奶呢,他们也是见我会做饭才同意我们回咱家住的。”

  洛妈哽咽的说不出话,过了一会洛爸的声音有些暗哑,笑道:“妞妞最聪明,好好照顾好你们自己,暑假时让你妈回去接你们来n市玩,妞妞到时在交你妈几种小玩具的做法。爸爸跟妈妈挣大钱,给你们买新衣服穿。”

  洛语才不信没有影的许诺,洛俊对去n市非常激动,也忘记了哭,拿着电话跟老爸要玩具。挂了电话之后,洛俊也一直都保持着亢奋的情绪,跟班里的同学也没少夸耀要去n市的事情。洛语除了无奈扔白眼,也没管他的炫耀,反正也是事实。洛语现在要担心的事情只有一个,从爹妈走了后兄妹两人就没吃过肉。

  老宅先不说有没有吃,就算是买了肉,一大家子人也没多余的给她们兄妹吃,为了能均衡营养今生兄妹都长个高个子,最后没办法洛语就打起村里池塘里的野生鱼。老话常说有水就有鱼,不过就是些小鲫鱼泥鳅和参条子鱼,个头都不算大,这个时候可没人说汤有什么营养,吃肉得用油炸才香,不过太费油农村人都不爱弄。

  洛语就用旧桶,在上面蒙了三层的透明膜,从三层膜的中间不同角度开几个口,方便鱼钻进去还不容易逃出来。桶里面放上点死面饼子和剩菜底子,两人去上学时,把拴着绳子的桶扔池塘的隐秘半深水处,等桶沉下后中午和晚上放学,就收两三斤多的小鱼。让洛俊给老宅送去一半,剩下的清理干净熬成雪白的鱼汤,配着死面饼子跟豆酱,都是两天丰盛的晚餐和午餐。

  对于洛语的做法,老宅那边爷奶基本不过问,除了第一次给的鱼收下了,后来洛俊再去送就不肯要,嫌弃弄鱼麻烦,吃鱼没肉炸鱼又费油。老宅不要洛语就用盐抹上晒小鱼干,跟豆酱一起熬成鱼酱,洛俊就很喜欢吃。后来天气暖和了,池子里冬眠的虾子,也慢慢爬到河边晒太阳,洛语和洛俊放学都会在池边捂虾子。

  虾子现在还很迟钝,也没人跟他们争抢,偶尔村里的小伙伴捉到也会给他们,攒了三天的虾有小半盆,趁着礼拜六洛语把虾子洗干净,放点葱蒜盐水煮了。虾煮好洛俊也把帮忙捉虾的小伙伴喊来,四五个人一起围着半盆虾,吃的不亦乐乎。此事肯定瞒不住,传开了之后洛语大伯母就真假的说了洛语和洛俊一通,什么又好吃的不想着一个奶的兄弟姐妹,竟然给外人吃。

  不用洛语开口,慢慢开始独立懂事的洛俊,就先跳出来反驳她的话,小伙伴帮着捉虾一起吃很正常,再说他们以前给老宅送鱼,还嫌弃鱼太小没肉不肯要。现在想吃虾自己捉去,捉虾也要费时间费事,想吃现成的洛俊都气不过。被顶撞一通的洛大伯母,气哼哼的回家了。

  不过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在池塘的边上捉虾也不容易看,而且也越来越少。最后洛语从姥姥家拿了块渔网,缝成一个兜跟家里的竹竿一起,做了个简单轻巧的拉网,想吃了就拿着网在深水的地方用力往上拖,池塘里的小龙虾还是不少的。省事安全,营养能跟得上,又解馋特方便。

  不过人肚子缺油还是会馋猪肉,鱼虾都是小玩意,营养再好也补不了猪肉的油水。不说洛俊馋别人吃饺子,洛语闻到味也馋。人家客套的喊他们吃,洛语也不好意思去吃。家家都不容易,就洛俊这个年龄,大碗的饺子能吃下三碗,主人家嘴里不说心里也不会高兴。拉着流口水的洛俊回家,塞了颗糖给他甜嘴,哄到:

  “哥,下个礼拜六前村唱大戏,咱们捉田螺炒了去卖钱,然后买猪肉我给你包饺子吃,到时让你敞开肚子可劲的吃。”

  洛俊有些委屈难过:“那东西哪有人买啊,想吃谁谁家都可以去捉了做。小妹,咱们回爷奶哪里吃饭好不好,洛天昨天还说刚吃了饺子,可香了。”

  洛语咬牙,果断拍板下决心道:“成了,我说能吃上就能吃上,你傻啊,他们吃饺子不给咱们送,你回去吃饭就给包饺子吃了。明天咱们就去捉,先准备好东西,回头去小胖家里要几根牛骨头,我做的炒田螺肯定有人买。”

  ☆、第7章 卖田螺

  前世洛志国就跟小胖爸一起合伙宰牛,结果亏了不少。先不说赚还是亏,牛骨头真的没有人要,中间的大腿骨,就是他们家养的狗都不爱啃。哪像后世,大骨头都死贵死贵的,前世洛志国做宰牛时,家里经常吃牛肋骨中间的一大块全脆骨。要不是为着爹妈的面子着想,她早就去小胖家要牛腿骨砸开熬汤。

  关键是洛语也抹不开面子跟人要东西,她要是敢去经常要骨头炖汤,洛老爷子能来揍死她。狗都不啃的东西她当宝,十里八乡的人都得戳洛老爷子脊梁骨。捉田螺没什么技术含量,拖网在池塘的淤泥里一拉,上岸就是一小堆的田螺。一天的时间,洛语和洛俊就弄了不少,压井前的一平方多的水泥池子都被装满。

  田螺捉完,分开在家里一个铁盆里,还有两个桶里也分了一些,只需经常换水让田螺自己吐肚里的淤泥就好。三四天就能吐干净。开戏的头天,洛语去小胖家要了五六根腿骨,让小胖爹给帮着把骨头敲断,带着跟屁虫小胖一枚回到家,把大骨头洗干净,放进事先清洗干净的大锅里,兑了一锅的水,足足的熬了三个小时才熬好骨头汤。

  中午小胖也在洛语家蹭的饭,骨头汤面条,吃的洛俊和小胖肚子滚圆。吃完饭就开始干活,用家里和借来的两把钳子,把大铁盆里的田螺尾巴夹了洗干净,盛出来一半的骨头汤,放进去田螺开火煮上。洛语用自己做的小锅,多加了油烧热炸了干辣椒倒进锅里,桂皮八角还有麻椒和麻椒叶这些农村自种的大料,估算了量放进去一起熬。

  晚上小胖回家时,乐滋滋的端着洛语给盛的一大碗田螺回家了。第二天一早小胖就跑到洛语家,硬要跟着一起去卖田螺。洛语和洛俊两个人力单,也真的没法子把这么又重又多的东西,弄到隔壁村唱戏的地方,多一个小胖也是一个助力。洛语扶着自家的自行车,把两个洗干净的桶平衡好位置,捆好在后座左右两旁,从厨房的锅里,用大碗开始一碗一碗的往桶里盛,仍旧带着余温的田螺进去。

  等田螺盛完,两个桶连汤带田螺都装了大半满,用白孝布盖上桶盖,上面放了块板子,洛语自己做的小锅灶搬上去绑好,车头又捆了袋子干树枝柴火,三人分工好,一人推两人扶就去了隔壁村。三人来的早,六点多也没多少人在,洛语选了个离戏台三百米的路边停下,小心的把锅灶弄下来放好,洛语燃起火塞上干木柴,就从桶里用碗往小锅里装田螺热。

  让洛俊跟小胖一边看火一遍捡柴,洛语拿了五块钱,去街里面好话说尽,跟小卖铺买了十把小号的塑胶袋。回来没多久锅里烧热了,就打发洛俊和小胖趁着人少,去爬树多弄些干柴回来。八点不到方圆一二十里路的人,就开始往戏台这边来,娱乐节目太少,听戏和以前的大鼓书,真的特别受欢迎。

  大人一般都是听戏,小孩子就纯粹凑热闹。前世洛语每次听戏,都是刚到集会没一会,带了的一块多钱就被吃喝玩花光。田螺被洛语做的香味足,味道随着热气飘散,吸引了不少小孩子上前。洛语卖的也不贵,一家里吃饭的大勺子来装,一毛钱目测得装有二两左右,有人引头后面的人就更加热络。洛俊和小胖弄了一袋子多干树枝柴火回来时,洛语已经卖了大半锅的田螺。

  总共收入的钱也不到五块钱,不过不足五块钱,也够洛俊和小胖咧嘴傻笑。附近几个村子认识他们的人不少,大多也都笑笑没当回事。洛老爷子是牛经纪,每年唱戏的目的就是牛市买卖的高峰,跟这个村的人更加熟。长眼看牛还价时,被人打趣才知道洛语在卖东西,忍下了怒气跟人呵呵笑打趣,暂时没时间去找洛语,想着晚上回家再说。

  整个集市,就洛语一个卖田螺的,新鲜味道也好,生意一直都不错。有些大人会大方的买上块八毛的田螺,大人小孩一起尝鲜。忙到中午洛语买了一块钱烧饼,两碗油茶三人吃。下午戏还没散,洛语的田螺就已经卖完了。干脆利索的收拾好东西,洛语拿了十块钱,在街边的肉摊买了三斤多五花肉。

  让肉贩子给分成三份,一块也就一斤多点,回到家后塞给小胖两块钱,另外又让他提一块肉回家,人家跟着帮了一天忙,就算是童工也得给工资。把自家留着吃的一块在厨房放好,让洛俊提着另外一块肉,洛语拉着一直傻笑的洛俊,光明正大的往老宅去了。村里的人碰到兄妹两人,问肉哪来的,洛俊就说卖田螺挣的,买了肉要包饺子吃,给爷奶送一块去。

  而洛语就一旁抿唇浅笑,等兄妹从老宅出来,村里在家的人都知道了,洛语和洛俊卖田螺挣钱后,给爷奶松肉包饺子吃去了。兄妹不同原因却同时心情很好的回家,剁了饺子馅和了面,没准备开始包呢,小胖和他妈李婶就来了。李婶手里还端着一大盆被剁开的大骨头,小胖手里提着之前带回家的肉。

  进了厨房,见洛语正要包饺子,李婶利索的洗了手坐在桌前,帮着一起包饺子,嘴里笑着不住的夸道:

  “妞妞就是心灵手巧,有啥好事都不忘记俺家小胖,婶子跟你叔没白疼你们。要是小胖有你和大俊一半的聪明,我和你叔再苦再累也值。”

  洛语不知道李婶想说什么,不过没人会觉得自己孩子笨,她也不会天真的以为李婶没事跟她唠嗑着玩。看向跟哥哥一起夹田螺尾巴的小胖,抿嘴呵呵笑道:

  “哪有,我哥跟小胖玩的好,小胖老实懂事,我家有事也会搭手。今天要不是小胖,我跟我哥可没那本事去赶会,还多亏了小胖力气大呢。那肉婶子在我家吃完饭带回去,给小胖补补,婶子别嫌少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