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71)(2 / 2)

  顾烈预感不好:你说。

  于公,定国侯府费资甚巨,定国侯却长居东宫,不仅浪费官银,且是有违臣道。于私,臣孤苦伶仃,与师父两地相隔,不能为师父尽孝。

  请陛下成全臣对师父一片孝心,免定国侯受众人非议,放定国侯回府。

  牧廉说得一板一眼,顾烈听得无言以对。

  但再无言以对,都必须对,顾烈沉声道:押后再议。

  牧廉不依不饶:押后是什么时候再议。

  牧廉,狄其野喊了牧廉一声,听话。

  师父不站在自己这边,牧廉把藏在身后的糖葫芦往狄其野怀里一砸,气呼呼地跑了。

  糖葫芦在狄其野衣服上滚出了一溜欢快的红色糖浆印子,落到了狄其野腿上。

  狄其野拎起来一看,好么,还是牧廉啃过的。又是糖印又是口_水,狄其野登时青筋直跳,黑着脸一拍桌子就要往外追,不揍到这个孽徒不算完。

  顾烈哭笑不得地把人拦住,赶紧找近卫去给狄其野拿件一样的外袍换。

  顾烈安抚道:明日我找他谈。

  结果次日早朝,顾烈刚坐上龙椅,群臣喊完万岁,右御史牧廉就站了出来。

  用牧廉当右御史,就是看重他谁都不认。这一次,难道是要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牧廉故意慢慢吞吞走到殿中,慢慢吞吞跪下,慢慢吞吞说:陛下,臣有本奏。

  群臣纳罕,怎么着,右御史这个年纪就风湿老寒腿了?姜延也在心中纳闷,昨夜牧廉不知为何不开心,死活不让他留宿,这模样,不应该啊。

  顾烈越是事到临头,越是镇定:右御史请讲。

  臣要参

  群臣以为他要放大招,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被参。

  牧廉顿了半晌,才继续道:臣要参陛下养父为老不尊,这半年连娶三房小妾,他身为陛下长辈,如此行事,难为万民表率,有害民风世俗。请陛下降旨,勒令其不得再娶。

  群臣一听,害,狗拿耗子。

  第101章 指东打西

  顾烈养父很早就认清了顾烈不好拿捏的事实。

  当初顾烈把他支到蜀州休养, 他在蜀州过得快活, 所以不论旁人怎么撺掇他回京城, 他都一心一意留在蜀州芙蓉城,过起了山高皇帝远的好日子。

  顾烈身为帝王,提倡孝道, 本身也不是忘恩负义的性子,自然给足养父应有的体面。过年过节都少不了问候赏赐。

  这么大一个贵人,当然是众人巴结的对象。

  他都六十岁了, 花甲之年, 短短半年就娶了三房小妾,叫人不知该说什么。

  论理, 顾烈即使不好斥责,也该提醒两句, 让他不要太过了分,可顾烈这话没法说。

  因为顾烈养父所有的小妾, 都是按照他亡妻的画像找的,相似的眉眼,相似的身段, 相似的背影, 只要有那么两三处像极了当年的她,人家上门一说,他就想娶回来。

  有个笑话,说芙蓉城本地的媒婆们,人手一幅养父亡妻的画像, 这画像可不是月老,是财神爷。

  当年在云梦泽,他娶到第三房小妾的时候,那时还是楚军主公的顾烈,也不是没委婉劝过,但被养父用亡妻的画像一堵,只能沉默。

  去年后院还传了喜讯,养父老来得子,真是老当益壮。当时,还有人特地到顾烈面前讨巧,在朝堂上夸养父用情至深,多年来不忘亡妻。顾烈压根就没接茬。

  怎么说?用情至深,然后娶了一院子小妾?

  所以牧廉这么一参,顾烈听着尴尬,心里也尴尬,却只能道:这嫁娶之事,寡人身为人子,怎可反过来教训养父?

  顾烈并没有说养父这事不该被参,所以他给出这么一个态度,即使他自己不好说,蜀州监察御史却可以去说,也算是给牧廉撑了腰。

  但牧廉特地把陛下养父搬出来参,可不单单是看不惯梨花夜夜压海棠。

  陛下,牧廉不赞同地反驳,这可不是一般的嫁娶之事。此乃仗势妄为、欺害女子之举。

  牧廉直直地盯着顾烈说:他身为陛下养父,地位尊崇,财富满府,才能让那些妙龄女子被势利家人送进一个六十老汉的府中做妾。说是嫁娶,实为买卖!他敢说,那些女子嫁给他,都是心甘情愿,不是被威势所逼?

  再者,他打着怀念亡妻的旗号,娶了一院子妾室,还有人大言不惭说他用情至深。既然用情至深,他怎么不抱着亡妻的牌位守寡?这简直是欺世盗名,伤风败俗!

  顾烈听明白了。

  这战术是指东打西,牧廉哪里是在参养父,这分明是在参顾烈。

  牧廉先说那些女子是被威势所逼。

  在牧廉看来,他师父是被陛下扣留在未央宫的。毕竟按常理而言,哪个功臣愿意背上佞幸的骂名?不是陛下将他师父不清不楚地扣在宫中,他们怎么会搅在一起?他师父不至于傻到这份上吧。

  牧廉再提养父亡妻,怼的更是顾烈。

  别人不清楚顾烈所谓的亡妻,牧廉是清楚的,鬼谷里当年根本没有这么一位女子,可顾烈又是悉心培养顾昭,又是不愿再娶妻,牧廉按照常理推测,自然认为这个被顾烈深爱的女子确实存在,只是并不是公子雳后人,顾烈是为了给顾昭抬身份,说了谎。

  牧廉没信过师父是顾昭舅舅的那些流言,那些留言根本就是从他这里传出去的。

  但撞破陛下亲他师父的手,那些狄其野和顾烈亡妻长得一模一样的流言,牧廉不去想,脑子就主动想了起来。

  陛下既然要给自己安个情深似海的名声,怎么不为亡妻守寡,还拖他师父下水?

  牧廉这是在给狄其野鸣不平呢。

  没等顾烈说话,当初想讨好顾烈,在朝堂上捏着鼻子夸养父情深的官员出来了。

  那是谁?那是姜延他爹。

  姜延身为锦衣近卫指挥使,如果手上没有陛下交待的要案,那必然是要贴身护卫陛下上朝的。

  所以姜延他爹怒瞪了这个伤风败俗被他赶出家门的儿子一眼,才出来喊冤道:陛下,臣以为,右御史身负监察之责,却在朝堂上为陛下养父嫁娶这等小事胡搅蛮缠,是滥用职权,不必再议!

  姜延垂着头,手心里捏了把汗。倒不是还在乎他爹,而是姜延突然意识到,牧廉这一参,恐怕是知道了定国侯与陛下的关系,但没有弄清楚这俩根本是两情相悦。

  去年顾烈带着功臣家臣们搬至顺天府,姜延为了拒绝家中安排的议亲,把自己是个断袖的事说了。

  差点没被家里打死。

  牧廉气得要疯,数日后,牧廉上朝被人找茬,他当朝自曝,堂而皇之地说姜延是他媳妇。

  姜延父亲同朝为官,被同僚们看好戏的眼神羞得无地自容,回头又把姜延喊去府里打了一顿,旧伤没好,又添新伤,这回是真的差一口气人就没了。

  次日上早朝,不等姜延父亲在路过牧廉时故作不屑地气哼,牧廉先下手为强,整了整官服,对着品级比自己低地姜延父亲一拱手,喊:泰山大人。

  姜延父亲当场气得翻白眼,血冲上头,没嗷一声就栽地晕过去。

  从那之后,只要姜延父亲敢对姜延动手,牧廉就能把姜延父亲气得七窍生烟,如此循环了四五次,姜延还是冥顽不灵,姜延父亲也不顾姜延现在的地位,彻底把姜延赶出了家门,甚至连姜延生母的牌位都清出了族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