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天灾种田记第62节(1 / 2)





  唐爸问他们有没有兴趣养警犬,当然不是现役,而是退役警犬。

  愿意当然是愿意的,只不过退役警犬只怕也不好找,找来以后怎么驯服养熟也是个大问题。但以唐雪从柳霏霏的狗可乐身上得到的经验,如果用赤果液应该也不难驯服。

  考虑再三,唐雪决定让唐爸帮忙问问。

  花坞农场每天都在紧锣密鼓的升级防御,就怕那些不怀好意的人会突然袭击,为此多少有点担心害怕。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在唐二伯转移到北山区并且分配了住所后,唐雪立即把二伯母田恬和双胞胎送了过去。

  唐雪本想让唐朝申请首富地产项目的住房,然后让唐大伯他们住过去,奈何大伯和大伯母不肯走,只让二伯母将唐天逸一起带走,他们老两口留下来。

  唐大伯是个暴脾气,听说唐雪要让他走,立刻火冒三丈,觉得唐雪嫌弃他老了,不中用,冲到厨房抄起两个大铁锅就挥舞起来,以证明自己宝刀未老,说什么也要留下一起战斗。

  大伯母也不是好惹的,从年轻时做生意开饭馆,里里外外一把抓。大伯母说了,别嫌她年纪大,就她天天抬酱缸的力气,江晨和李文博这样的小年轻都未必有她力气大。

  唐雪哭笑不得,只得答应让他们留下,反正有赤藤在,倒也不怕保护不了他们。

  也不知是不是农场动作太大,还是岗哨巡逻的震慑作用,反正自警报发生后半个月时间,农场都相安无事。

  华德龙和周锦每天巡视农场周围,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难道说那些人放弃了?

  预想的危险还没有来,6号种植房的土豆到了采收时间。

  一大早,后勤部就安排机器过来采收土豆。

  6号种植房每次有作物采收都会造成轰动,实在是产量太惊人了,总能一次又一次刷新大家的底线。以前其他种植房还想着追赶,想着超越,后来就只能望洋兴叹。

  今天不止6号种植房有作物要采收,1号种植房的红薯也同样要采收。

  1号种植房的林组长,自从和唐雪友好交流过种植经验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他每次和唐雪讨论完后就会对1号种植房的种植方式或者管理方式做一些改变,而就是这些改变,让作物的生长状态变得越来越好,产量蹭蹭上涨。

  自从发现唐雪给组员开小灶上课以后,他就经常过来蹭课,甚至和唐雪交换了联系方式,让她每次上课一定要记得叫他。

  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赶,唐雪当然不会拒绝。

  就这么1号种植房的产量节节升高,终于在今天达到爆发。

  “多少?你说多少?你是不是称错数字了?”4队长拉着后勤部的人,不敢相信地问。

  “没有称错,就是这么多,恭喜你,这个月评比你们4队肯定是全区第一,说不定还有可能是全基地小组第一,奖金福利,你要发了!”后勤部的人羡慕地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4队长忍不住放声大笑。

  “唐雪,你真是个福星,福星!”

  “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别谦虚,要是没有你无私的教,1号怎么可能产量大爆,”4队长笑得合不拢嘴,随后说了一个句让唐雪非常惊讶的话。

  “你有没有兴趣兼职4队的技术指导?”

  第七十章

  末世61

  队长其实很早之前就想过,让唐雪做4队的技术指导,但那时候6号种植房虽然做出了成绩,其他小组的人却并不服气,认为她侥幸成功的成分更多。

  如果强行提升,其他小组的组长也不一定愿意听取她给出的意见,反而适得其反。

  随着时间推移,6号种植房的成绩越来越好,产量已经是整个基地天花板。不仅自己成绩好,还连带着将1号种植房的产量给提拔起来,让其他小组的人不服气都不行。

  怎么追都追不上,你说气不气!

  如果只是比别人优秀一点点,别人可能会嫉妒会不服气。一旦你的优秀是别人拍马都追不上的,那嫉妒就会变成仰慕。

  唐雪被任命为4队技术指导的文件很快被批准通过,消息传出来后,也没有人有反对意见。她身兼两职,6组组长和4队指导员。

  升职加薪,永远是让人快乐的事。

  6组5名组员,在唐雪开小灶的培训下,每个人的种植技术都有了质的飞越,尤其是何雯。从以前一窍不通的小白,成长为一位拥有丰富理论经验的农民(还没有太多机会实践操作),终于走出了新手村。

  何雯头脑聪明,能举一反三,记忆力强,做事认真细心,性格坚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样的人,不管在哪个行业都会成功。

  成了技术指导员后,唐雪的工作变得更加忙碌,好在组员们都已经成长起来。种植房的工作,她只要把控好关键环节,其他事情不需要她操心,组员们会打理得妥妥当当。

  唐雪每天要去4队所有种植房巡检,接触的人也慢慢多起来,不仅仅局限于本小组的5名队员。

  种植基地很多员工都是北山区本地人,关系人脉网络大都在本地,所以消息特别灵通,尤其是一些小道消息。

  员工们干活的时候喜欢聊天,通常聊得就是最近流传的消息。

  唐雪巡检的时候,偶尔也会听一听。

  据本地员工们讲,由主城区迁移到北山区的人太多了,北山区中心区域的房子,能住的都已经被住满,已经安排不下后面迁移的人,就算所有人住大通铺也不够。

  官方现在打算把人往乡镇上安排,乡下地大人少,空置的老房子也不少,正好可以安排人住进去。想法是好的,实施起来却不顺利,反对声较大,乡镇人排外严重,不肯让主城区的人住进来。

  乡镇居民和城市居民不一样,城市居民邻里之间,可能住一栋楼十年八年都不认识。乡镇居民邻里之间基本都熟识,有些甚至沾亲带故。

  乡镇居民大部分受教育的程度有限,思想很容易受人影响,对一些谣言的明辨能力也较弱。不少人认为主城区的人是带有病毒的,很有可能会把病毒带到乡镇,因此极力反对官方的做法。

  员工a:“我们村还杠着呢,村里都是老弱病残,要是让大一帮陌生人住进来,那不是完蛋了。”

  员工b:“杠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要住进去,难道让那些人睡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