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满城都说该嫁了第34节(2 / 2)


  陆远站在原地看着他们跑远,松了口气,一回头,脸色顿时一白。

  不知何时,苗槿之穿着红似烈焰的喜袍,已经站在了他身后。平日里总是笑嘻嘻、一脸豪气的少女,此刻冷着一张脸,眼神冰冷地盯着他。

  陆远吓了一跳:“阿槿,我……”

  苗槿之幽幽地盯了他半晌,忽地舒了口气,笑了起来:“心里也不是特别难受。臭男人,看不上老娘,老娘也不是非得倒贴才高兴。跑就跑吧,这辈子别回来了。”

  她笑得一脸轻松,眼眶却有些红,陆远心里难受,连忙上前几步,手足无措。

  “别这样,你打我骂我都成,那个江湛……我从第一眼看到她就觉得她一点也不适合你,你……”

  陆远舌头打结,话都说不完整,恼恨地搓了搓脸。

  正同苗槿之诡异地相对无言时,远处突然跑来一个大汉,拼命大叫着:“老大!陆大哥!不好了,外头来了很多官兵!说是要清剿黑云寨!老大!”

  “老娘没法找上门去,他们倒还敢来清剿?!”苗槿之脸色勃然大变,恶狠狠地啐了一口,提起随身携带的花枪,跑向寨门。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陆远也愣了一瞬,随即也一把握住腰间的长剑,跟着苗槿之跑去。

  到了寨门口,爬上垛子,苗槿之往下一望,才倒抽一口凉气,明白了这“很多”,是真的多。

  整个黑云寨不过也就百来个人,能真正提枪上阵的只有四五十人。而这寨子外,少说也有五百人,还都是穿着银甲、装备精良的官兵。

  黑云寨当初设来匆忙,也没考虑到利用地势用以将来守寨。现在若是直接打起来,恐怕过不了两个时辰,寨子内就会被清洗一空。

  苗槿之突然有些庆幸楼湛先跑了。

  她抿紧了嘴唇,心中考量着该如何保全身后那一众无辜百姓的性命,寨门外的官兵里突然走出一人,高声道:“何人乃苗槿之?”

  “我!”苗槿之一杵花枪,冷喝道。

  “罪人苗槿之,胆大包天,罔顾王法,妖言惑众,蛊惑一群百姓随你至此,你可认罪?!”

  苗槿之长眉倒竖:“呸!强加罪名,老娘一句都听不懂!”

  下方喊话的人呛了一下,继续高声道:“今日我等奉太守大人命令,来此清剿匪徒。念在此地多是被你蛊惑而来的无辜百姓,只要你束手就擒,我等绝不伤害其他任何人!”

  陆远大怒:“放屁!”

  苗槿之倒是愣了一下,侧头看陆远:“我的命还挺值钱?”

  “阿槿你别听他们胡说……”陆远心头忽然生出一种极其不好的预感。

  果然,他话未说完,苗槿之突然一扔花枪,潇洒地翻身跳下寨门,稳稳地落到地上,直面那群官兵。

  “抓我吧。”苗槿之抱着手,歪着头,表情淡淡的,“若是你们敢碰寨内一条人命,我拼了命,也要你们全部偿命。”

  ☆、第三十八章

  三日后,泰城。

  泰城居徐州正中,乃是南北往来的一条重要路线。天南地北的人都有,甚至还有藩外的人,蓝眼金发,灵动又引人瞩目。

  楼湛坐在三楼雅间的窗边,目光淡淡的落在熙熙攘攘的长街上,注意力却都集中在了旁边的交谈声中。

  过了这许多日,青枝还是没有来联络暗线。

  萧淮的笑容敛住,眉尖微微锁起,沉吟不语。青枝于他不仅是一个护卫,更是一个从小到大的玩伴,地位很是特殊,不可同普通的护卫而言。

  他蹙眉思索了一阵,眉间不由多了些忧虑。

  但同行十几年,对青枝的信任超越了心中那丝担忧,萧淮缓慢地摇摇头,没有吩咐暗线去搜寻青枝,转而切入正题,问起徐州太守的情况。

  沿路过来,每州大城内都有萧华从登基以来设下的暗线。这些暗线都有其他明面上的身份作为遮掩。大部分是酒楼掌柜,其他的多是商人、侠客、流浪汉、小混混、富人,甚至妓子。

  他们有的潜入官府,有的同当地地方官关系良好。而泰城的暗线,正是此地最大的酒楼醇风楼的掌柜。太守蒋帆喜欢醇风楼的菜色,经常差人送饭菜到太守府,同掌柜的关系还算融洽。

  隔三差五的,太守府的人就会来醇风楼一次。

  俗话说天高皇帝远,徐州距云京路途遥遥,蒋帆上任徐州,简直就如此地的土皇帝一般。要收拾他,也只能搜集他这些年作恶的证据,将那些恶徒绑了一齐送去云京。

  若非必要,尽量避免同蒋帆直面对上。这等目无法纪、心狠手辣之人,同廖松完全不同。若是直面对上了,萧淮同楼湛又是秘密出行,恐怕蒋帆在担忧人头与官帽之下,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出手。

  而且……出兖州前遇到的那两拨人,可有一段时间没有出现了。若是在徐州碰上,又无青枝护持,那还真是个大写的倒霉,并且是倒了血霉——暗线中并无多少有武功的人,何况他们轻易不得出手,只是向萧淮和楼湛提供消息罢了。

  楼湛静静地听了半晌,心中已经有了较量。

  等掌柜拱手离开后,她才移步到萧淮身侧,抬手倒了杯茶,轻抿一口:“你以为如何?”

  对楼湛肯撇去“世子殿下”的尊称而化用为“你”的进步,萧淮还是稍不满意,轻唔一声:“这几日我们便去寻一寻那些恶徒罢。”顿了顿,他微微笑开,“或许也不必我们寻,在街上走一遭就能撞见了。”

  楼湛点点头。

  萧淮温和明亮的眸子锁在她的脸上,似乎要认真琢磨出她心中所想,边道:“阿湛,编书之事,你心中可有底?”

  这一世,对《山川录》中内容编写没有谁比楼湛更熟悉了,她也对原来颇不赞同的许多地方写了批注,回京之后,问世的《山川录》定比前世还要出彩。

  楼湛虽然没说话,但亮亮的眸子已经说明了一切。萧淮也便不再多话,望了望外头的天色。

  中秋那日,他和楼湛持着陆远给的路线图,疾速离开了那座无名小山,绕了道找到个镇子,才买了马匹赶来泰城。

  本是团团圆圆的日子,却荒废在了山中。若是他没有将楼湛带出云京,恐怕中秋那日,她还和着楼府众人一起赏着月。

  萧淮心中无声叹息——他也是为了避免下个月发生的事情。

  他去云京前连日缠梦,梦到的皆是楼湛前世经历过的一些大事。而一个月后,发生的大事不仅是楼息被贬出京,还有楼湛不知道,而他去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