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节(2 / 2)

  只是每天都会来到城楼上,望着她那天离开的方向,出上许久的神。

  平静的就像、他们素味平生。

  踌躇许久,元顺才上前,对那有些萧索的黑色背影,小心翼翼的出声提醒道:“大家,该回宣室殿处理政务了。”

  独孤叡回过身,淡淡应了声:“嗯。”

  在回宣室殿的路上,元顺一直在心里忐忑不安的想着,要不要将那件事告诉大家呢。

  到了宣室殿,元顺斟酌着正待开口时,只见独孤叡忽然身形不稳,撑着公文如山的桌案,背对着自己,一口血吐了出来:“噗——”

  元顺惊呼:“大家……”

  弯腰去扶时,赫然看见独孤叡手中紧紧拽着一张捏皱的纸封。

  元顺恍然大悟,原来大家什么都知道了。

  他早就知道了。

  所以才这般平静。

  平静的就像死灰一般。

  自从她走后,这些年,大家很少步入后宫,就算去了,也只略坐坐就走了。

  前朝的那些老臣们纷纷上谏,劝大家为北秦的千秋大业考虑,雨露均沾,绵延后嗣。

  大家却不置一词。

  当年,神武皇帝的大皇子悯怀太子谋反未遂,因无颜面对北秦列祖列宗,自裁谢罪后,他的家眷全都被软禁在了宗人府。

  悯怀太子尚有一遗腹子在人世,那天,他跟着大家去宗人府接那位小主子。

  那小少年郎约算着有十一二了,整个人却看起来瘦瘦小小的,看起来只有七、八岁的模样。

  大家免去了他庶人的身份,给这位小主子取名独孤聪,甚至封了独孤聪为长陵王。

  这位小主子确实人如其名,很聪明,也许是血浓于水,他跟大家特别亲,大家似乎格外的宠溺他。

  其实只有元顺知道,长陵王殿下的那双眸子,淡淡有几分她的影子。

  众朝臣看到大家此举,知道了大家有立长陵王为储君之意,便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过了几年,长陵王殿下的身板长开了,也许是养的好了,终于和同龄孩子一样了,不再瘦瘦小小的。

  长陵王殿下甚是活泼好动,大家喜欢手把手教长陵王殿下骑射,颇有几分她惯用的模式。

  后来,元顺看长陵王殿下骑马射箭时,总是能隐约看出其中几分有她少年时的风姿。

  她少年时,骑射甚是出众,大家更是暗中努力,想去努力超赶她。

  一日,听说长陵王殿下在御花园里射箭,大家下了早朝便往御花园而去,经过御花园的那片杏花林时,听到有人好像在唱:“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元顺看着大家有一瞬间竟然怅然若失的模样,连斥身后跟着的小宦官:“这种曲子也是也能这里唱的吗?快去把人轰了走,再让唱曲子的自己去慎刑司领板子!”

  小宦官吓得连忙应道:“是。”

  大家却抬手阻止了他,淡淡道:“不必了。”

  “……”元顺不由有些错愕,随即又释然了。

  也许是时间久了,也就释怀了吧。

  走到御花园,只见长陵王殿下拿着弓箭,想要把天上那只不知从哪里飞来的大雁给射下来。

  大家上前,抬手握住了长陵王殿下手中的弓箭,道:“阿聪,大雁是孤贞之鸟。”

  至此经年,元顺明白了。

  有一种东西,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骨子里,忘不掉,更割舍不了。

  以至于尾生抱柱,至死方休。

  升平九年,大家不顾百官反对,力排众议,追封芳逝多年的秦氏女为自己的元妃,并追谥为明懿皇后。

  众臣皆不知大家为何会突然追封一个谋逆之女,还承认是自己唯一的妻。

  因为当时,那位蚩丹的中宫皇后尚还健在。

  元顺心中却再明白不过,这份后世之人都不得不得承认的、有恃无恐的偏爱,既然在生前不能给她,那便在她走后给她。

  身后之事,别人也不能奈何了。

  升平十年,北秦神宣帝、崩,与明懿皇后的衣冠合葬于昭陵。

  ☆、涅槃重生

  “噗通——”

  原本晴光尚好的天空突然暗沉了下来,一大片血红的阴影以势无可挡的趋势遮住了太阳,随即,传来噗通一声,落水的声音。

  秦落感觉身体被乱箭穿心的那种钻心入骨的痛楚在慢慢地淡去,随即而来的是寒冷刺骨,还有一种水流呛入口鼻的窒息感和沁入胸腔的压迫感。

  她下意识的挣扎着,却徒劳无功,身后好像有一双无形的手要将她一点一点的拉入无尽深渊一般……

  自己不是被乱箭射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