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节(1 / 2)





  在路上俞向清已经跟他们解释过了,“陈奶奶人很好,但是她儿子在外地部队,没办法照顾家里,她儿媳妇生孙子的时候难产去了,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虽然不愁吃穿,但是家里缺少人帮个手,她还希望我多少能教教她的孙子孙女读书认字,我们各取所需,处的很好。”

  她有些忐忑,怕她爸觉得她从知青院里搬出来太冲动了。

  当然实际上,俞青山并没有那么想,他仔细的问了她搬出来的经过,得知是她舍友老是喜欢占她便宜,知青院里又没有其他的空床位,无奈之下才会搬的。

  “你做的没错。”

  俞向清很惊喜,“爸,真的?你觉得我没错?”

  俞青山再一次肯定,“对,你没错,住的不舒心,就不在那边住了,你们知青队的负责人他也没有反对,不是吗?”

  郑科点头附和,“是啊,我们大家都有眼睛,合不来搬出来住也挺好的,这也不是头一个,还有其他知青在乡亲那里搭伙的。”

  得知那户人家就只有一个老太太,还有两个不足十岁的孙子孙女,俞青山松了一口气,“周围住着什么人家?”

  俞向清乖乖的答了,有问必答的样子让郑科看的都有些好笑。

  可从来没看过她这幅乖巧的样子,就跟小学生被老师教训的样子。

  “我左边住着一户大家庭,家里十几口人,孙子都娶媳妇了,还没有分家,壮劳力多,右边大概100米那户人家住着村里辈分第二高的老太公,距离知青院其实也不远,大概800米。”俞向清知道爸爸是担心她的安全,所以她把周围住的人家都说了一遍。

  咳咳,说到底,隐瞒着,她心底还是虚的。

  俞青山听着,脸上不动声色,这样看起来条件还是不错的,毕竟人家的儿子是在部队,军人在这时候地位很高,就算他人不在,有这个名声,别人都会下意识的偏向,而且军人有固定的津贴,家里人口也不多,日子不会过得太差。

  也就有余力把这房子收拾的好一些。

  看着这房子,俞青山这才点头了。

  人送到了,郑科,“那我就去把这牛车还了。”

  俞青山,“今天麻烦你了。”

  俞向清:“谢谢郑同志!”

  陈奶奶也提前知道俞向清家人会过来,看到他们大包小包的,过来打招呼,“同志,你好。”两个孙儿也好奇的探头探脑,看着这外乡来客。

  俞青山俞向安都表现了自己的友好,主动露出笑容。

  俞向安:“……”

  这边的话有些难懂,她其实没听明白。

  俞青山对陈奶奶的话连蒙带猜的能明白,还能蹩脚的对话。

  俞向安:“……”

  爸,威武!

  俞向清一直关注着妹妹,趁着爸和陈奶奶对话,偷偷过来压低了声音,“听不懂吧,一开始是不习惯,多听一阵子大致就能听懂了。”

  这还得亏他们老家跟这里距离不是很远,还在同一个省内,比起外地来的完全是听天书,他们这还算不错了,不是所有人都会说普通话的,在村里,会说普通话的才是少数。

  他们把带来的包裹放到了俞向清的房间里,俞青山当即就从里面拿出一些吃的拿去答谢陈奶奶,多谢她对自己女儿的照顾。

  陈奶奶不肯收,最后推辞不过还是收下了,然后说他来这边可以住她儿子的那间房,那里现在空着,有床铺,可以直接住人。

  这样他就不用打地铺了。

  这算是意外之喜。

  等到答谢完了,一家人才坐下来好好说话。

  陈奶奶已经识趣的离开了,把这地方让给他们一家人。

  俞向清给他们倒了水,“渴了吧,喝水。”

  俞青山一口喝了,“怎么是你来接我,梁涌呢?”

  说起梁涌,俞向清的眼神闪躲,她还没有想好要怎么跟爸他们说,结果突然爸爸就发电报说要过来,她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你还想瞒我?”俞青山声音沉了下来,“还不快点老实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俞向清愕然,“爸,你们知道?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第二十八章

  俞向清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没有在信上说, 爸却像是知道了什么。

  “你别管我怎么知道的,你现在还想瞒着我,你遇到了什么事为什么不跟家人说呢?你是怕家里人不管你吗?”

  俞向清摇头, 声音也低了下去,“我没有这么想, 我知道家里不会不管我的, 我就是、就是没有想好应该怎么说。”

  她叹了口气, “我不知道要怎么开口,是我错了,爸爸, 你曾经劝过我, 你说这样不行,是我一意孤行跟着他一起来这里下乡,是我坚持, 结果出了这样的事,我怕你对我失望。”

  “你在说什么?你是我女儿, 我对你再怎么失望, 我能对你怎么样?”俞青山的脸色不好看,在他的瞪视下, 俞向清嘿嘿的笑了,认错认的特别爽快, “现在你都知道了,我就不用纠结了, 爸, 我知道是我错了,原谅我吧。”

  孩子都认错了,能怎么办?

  当然是原谅她。

  看着她现在跟之前没什么两样、富有活力的样子, 俞青山很欣慰,“好了,以后长点心眼,现在可以说说这具体是怎么回事了吧?”

  俞向清摊手,说起来看上去很平淡,“其实很简单,那段时间爷爷不是生病了吗?没有寄东西给我,就有人说家里以后不会资助我了,他可能也是以为家里放弃我了吧。”说到这里她脸上有着淡淡的嘲讽,“他应该已经压抑了很久了,只不过因为家里的那些东西一直下不定决心,这给了他断的决心,趁势攀上了公社干部的独生女,现在已经在公社里做临时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