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3节(1 / 2)





  “一起的话我可以帮你带回来,还有现在这消息不知道真假,还不方便传开,可不可以请你不要说出去?”

  “我也不是让你瞒着他们,只是等一下,稍微透露可以,因为如果被人知道,到时候乱传消息的话,可能会对小安姐姐那边有影响。”俞满屋解释道。

  “我明白,你能告诉我我很感激。”阮晨曦也明白这里面的风险,如果传开的,容易让别人误会,甚至还会让一些人躁动起来,比如说知青,如果说他们知道这个消息欣喜若狂,结果是空欢喜一场的话,她不知道绝望中看到希望,结果发现希望是水中月的他们会不会就此疯狂?

  消息灵通的不仅仅只是林厚朴,俞向安在书店里工作,她很容易就发现了,来他们书店买辅导书的人增加了,高中的教材很快就断货,乃至缺货。

  然后刘恒波似乎也听到了什么消息,劝她更用功的读书,似是而非的说了一些展望未来,恢复高考的话。

  这就是暗示了。

  看来消息已经小范围传开了。

  俞向安知道,自己该抓紧了。

  双胞胎最近都觉得妈妈和爸爸这段时间没那么亲近他们了,以前他们白天上学,晚上回去,爸妈都会陪他们玩一会,就算一个人没有空,另外一个人也会抽空陪他们,但是现在他们只能一起在纸上写写画画,爸爸妈妈在灯下看着书,他们两个也拿着草稿和铅笔在那里乱画一通,虽然这样也能玩,但是他们还是更喜欢堆积木,更喜欢玩卡片,更喜欢玩小车车。

  但是看着爸爸妈妈这么辛苦,他们是好孩子,他们就先自己玩叭。

  过了一个多月,这个消息就基本上广为人知了,报纸上都登了,不过报纸上面是以问号的形式登上来的,但是这报纸发行没多久,就有一个正式的通知下来,高考正式恢复了。

  高考的时间定在6月底。

  比起前世,提前了半年。

  等到消息确定的时候,他们书店简直要被抢空了,每天都有人来问各种辅导书籍,俞向安顺势辞职了。

  刘恒波也没阻止,他说,如果有缘的话,他们还会再见。

  当时俞向安没听懂。

  林川柏也紧跟其后,辞职了。

  参加高考的人不少,但是已经工作了,辞职参加的人很少。

  他们两个小范围内都出名了。

  不知道多少人在背后说他们是傻子。

  消息确定之后,就是报名,他们报名很顺利,统一报名了之后,隔一段时间给大家发了一张准考证,等到了日子,拿着这张准考证进去就能参加高考了。

  俞向安每次出去买东西,都能听到别人说起高考的消息,不管是家里有没有考生的,都在说。

  家里有考生的不用说,这是事关前程的大事儿,现在没有考生的以后也不会有吗?

  恢复高考了以后,他们就多了一条路。

  一条前程远大的路,当然要高兴。

  俞向安和林川柏像是回到了高三的时期,两个人互相给对方出错题难题刁钻题,然后再给对方出基础题,来来回回切换,他们两个定下的目标都是名校,分数肯定不会低到哪里去,他们不努力不行。

  就跟在高三时期一样,也是这样,付出了全部的精力。

  这种时候时间似乎都过的特别慢,终于到了高考的这一天,两人都有种终于来了的感觉。

  考完就不用悬心了。

  上午考的是语文,拿到卷子的时候,俞向安先把自己的名字写上,然后把卷子过了一遍,心里就有个底了,心里松了一口气。

  果然恢复高考的第一次试卷出的比较松,这应该是考虑到这段时期很多人都把学业荒废了,没有这个条件学习,出的太难了,很多人会答不上来,所以很多基础题,要把分数拉开就要看后面的一些大题,不过这种大题不多,占的分值也不算太大,整体比较友好。

  写完了以后一身轻松。

  她写完的时候时间还早,她又仔仔细细的核对了两遍,确保万无一失,然后还是等到了交卷的时候她才交卷,俞向安不想做出头的那个人。

  林川柏也是这样做的,他们都提前写完,但是都在那里呆到了结束的时候。

  出来考场,很多人都耸拉着一张脸,就算他们没有说自己考的差,但是看着脸上的神情就能看得出来好不到哪里去。

  俞向安和林川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板着脸,要是喜形于色搞不好他们会被情绪激动的其他考生打一顿。

  除了语文,其他的科目,他们做的也很顺利。

  等到考完了之后,他们估算了一下自己的分数,他们差的不多,就是看一些主观题,比如作文,还有政治问答题之类的,看评卷老师给多少分了。

  估算下来,两个人分值相差不大,最多不会超过20分。

  林川柏被录取的可能性很高,就算他成绩差一些,录取的可能性也不低,为什么?

  因为紧缺的岗位优先录取,例如医生,例如老师。

  这两个岗位都是紧缺的。

  考完了试,估完了分,接下来就是填志愿。

  这个时期的填志愿是在分数出来之前,这就导致不少人担心自己出现误差,分数考的高,但是没自信,填了差的学校,可惜。

  有的觉得自己考得不错,结果考的不好,填了好的大学,也去不成,未免出现这种情况,很多人都很谨慎,宁可低估,也不能高估。

  俞向安考的是文科,林川柏选的是理科,除了政治,语文,数学这三科必考之外,俞向安加考历史跟地理,林川柏则是要加考理化。

  他们的方向不同,目标早就定好了,除了第一志愿,其他的都是首都的大学,如果他们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的话,他们就去这些学校,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林川柏俞向安两个有目标,但是远在白石县的俞向清他们就没有那么坚定的目标了。

  他们对过分数以后,就陷入了艰难的抉择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