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节(1 / 2)





  这几天,包子家成和抗美援朝也玩熟了,四个男娃整天腻在一起淘气,四妮虽然长大了,骨子里还是一个虎丫头,她下地位挣不了多少工分,几个小子又喜欢上山,李婆子干脆就让四妮看着他们了。

  李梅梅从厨房将她娘准备的一袋粮食提溜起来,不多,有个十来斤左右,两个大人估计也就够吃几天的。

  她又从她的斜挎帆布包夹层里摸出厚厚一摞票,从里头找了一大堆大姐能用的找的票,预备着一会儿给送过去。

  过去的时候,大妮已经去上班了,家里只有章问书和另一个不认识的人在。

  这房子破是破了点,但收拾了下还勉强能住人,它以前的主人是个绝户,死了后房子就充公了,大妮夫妻俩住在这里算是借住的。

  “你是三妮,你是小妮儿,对不?快坐,我给你们倒水喝。”章问书热情的倒水,“立轩啊,柜子里有糖,你给大妮和三妮拿点。”

  接过沈立轩递来的糖,李梅梅和三妮连忙道谢,心里不约而同的想着,这个知青长的还挺好看,白白净净的。

  一杯水喝完了,李梅梅觉得差不多了,再晚该影响人家上工了,就起身告辞,“姐夫,我俩先走了,这点粮食你们先吃着,不够了尽管开口,我们先回去了。”

  把两个小姨妹送出去,章问书才一脸别扭的把她们带来的东西打开,十来斤磨的很细的包谷面,还有一小摞用白棉线捆起来的票据。

  沈立轩看到了,眼里满含笑意,啧啧道:“三哥这老丈人可真够大方的,粮食还好,这一堆票可不好弄。”

  章问书就道,“可不是嘛,这衣柜和桌椅是我老丈人亲手打的,被褥是李家老两口陪嫁的,暖壶脸盆窗帘是你嫂子几个叔叔送的,可以这么说吧,这屋里除了我自己外,都是我老丈人家陪嫁的。”

  他爹娘那个情况,确实没法在他身上出力,更何况,哪怕心有余力,估计也会用在他两个哥哥身上,而不是他身上。

  章问书不想他爹娘了,而是扭头问起了沈立轩,“你咋打算的?”

  沈立轩沉凝片刻,才道,“我搭上了倪大成侄子的路子,队里的会计一职现在空下来了,我觉得我可以试一试。”

  章问书就拍他肩膀,“都会过去的,一定会拨开云雾见光明的。”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明天见。

  因为回家一时放肆,昨儿早上突发急性肠胃炎,昨天在床上打了一天滚,去医院开了点药,今天好多了。

  说点题外话,本来今天能双更的,但是就在刚刚,我一个初中玩的很好的同学打电话过来,咨询我关于网贷利息的问题,网贷这个东西咱最好不要沾,咱们小老百姓是玩不过那些商人呐,我同学在一个网贷平台上借了1500元钱,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要还将近1900元,什么风险测评费,利息,综合费用,算下来三百多快,实际利率比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高十几倍,你要是不还钱的话,虽然法律有规定,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36%的部分可以拒绝支付,但网贷平台都是些啥人呀,要是不还的话他们多的是法子对付你,说的废话有些多了,也没啥别的意思,就是吐吐槽。

  还有,最可怕是以贷养贷,真的就利滚利滚利。

  我得去查法条了,风险测评费这玩意儿合不合法我这个法学半吊子也不清楚。

  第59章 陷害

  李大妮回门的后一天, 李佐国一家人就回beijing了,走的时候,李援朝还哭了一鼻子,抱着包子死活不撒手,小哥俩这些天玩的可好了, 晚上睡觉都在一块睡。

  但是这不走不行啊, 京中的形式瞬息万变, 一不留神就是万丈深渊,正因为部队还没被那帮人插手,所以他们才更要慎重, 更加谨慎,这次能回来这么多天已经是领导体恤他执行任务之苦了。

  等到老四一家人走了,李老头和李婆子偷偷收拾了些香烛纸钱,提着篮子上了山。

  上去就找到祖坟所在地, 挨个拜了一遍祖先, “娃他爷, 娃他奶,李家的八辈祖宗啊, 感谢你们保佑,咱家佐国不仅全须全尾的回来了,还当上部队的大官了, 开着小轿车回来的,给李家光宗耀祖了,还给咱老李家添了两个孙子, 感谢祖宗保佑啊……”

  现在闹的凶,祖先也不让拜了,说是什么封建残余,但是不拜怎么行吗,老祖宗要怪罪的!没看那对门老张家,儿媳妇郭小满当了妇女主任就张狂的不行了,破四旧还破到他老张家的祖坟上了。

  这话怎么说呢,原来这老张家祖上有人当过清朝的大官,后来儿孙不争气就逐渐没落了,他家祖坟有几座坟茔修的是比较豪华,和别家的不一样,这就成了四旧了,被郭小满带头砸了。

  砸自家祖坟,那不是脑子进了水了是啥,不信你看,报应在后头哩!

  老两口一路慢悠着下了山,路上还顺便挖了几根柴胡,他们家现在日子过得不错,比书记家也不差了,也不用在乎每天队里给记的那几个工分,反正幸幸苦苦干一天挣得工分才能换到一毛钱,一个月挣不到三块钱,他们队这情况还算好的,三河坝还不如他们呢,一天的满工才能换七分钱。

  叫李老头说,这是享了儿女的福了。

  也是今天早上,李梅梅一吃饭就骑车带着三妮去了公社收破烂的地方。

  这地方能淘到宝的几率当然比黑市小了,不过价格便宜,相对安全,好处和黑市五五开吧!

  李梅梅就找了这么个地儿,干嘛呢,帮着人家收破烂,也不要钱,还硬塞给收破烂的大爷大婶几毛钱,“婶子,我们就是来四处体验体验工人的辛苦,帮助咱们工人阶级,回头好写文章发到报纸上,也让大家都看看咱共和国的工人是咋样的,你说人家县里的红小兵表现的多好,省城的报社都出文章表扬了,咱们工人阶级天天奋斗在第一线,风里来雨里去的,也得上回报纸不是……”

  李三妮就服气小妹这睁眼说瞎话的本事,瞧把那大娘说的一愣一愣的,刚才还是个耷拉眉吊梢眼的刻薄样,现在看起来比她小妹还像个好人呢。

  本来她们这次能来废品收购站,就是大伯托了关系,被人排挤也能想来,不过小妮儿这张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费嘴还真厉害。

  “真能上报纸?”一边扎废报纸的大爷也感兴趣的凑了过来。

  李梅梅就道,“你们还不知道呢吧,咱们省城日报面向全省征稿,谁都可以参与,就写关于工人的内容,只要是工人,谁都有机会上报纸!”

  她给这两人画了个大饼,上报纸这种美事,不管对于哪个年代的人来说都光荣的很,能上报纸当然好,人家农具厂不就有个同志改良了农具,上了省城的报纸嘛。他们这收破烂的,不管能不能上报纸,这两人都高兴的很,只要这两个小丫头片子不是来抢饭碗的就好。

  知道这两人的顾虑,李梅梅又道,“……这是国家照顾您二位,我们两个丫头咋能抢你们的工作,再说了,这工作可是能一代一代传下去的,等到你们退休了,你们的儿女也能接班,我们两个家里都有工人,不用抢你们的工作。”

  那就好,不抢饭碗一切都好说,来了两个白干活的,他们也能松快些。

  李梅梅力气大,也不在乎是不是把衣服蹭脏了,每次运来那些废品,她都是一马当先的冲在前头,李三妮人细心,又不怕吃苦,按着李梅梅教的,把收来的废品都分门别类的摆放清楚,还用个小本儿一笔一笔的都记清楚。

  废品收购站原来的那两人,看她们干的不错,还真就撒手不管了,一个整天挎个篮子漫山遍野的挖野菜,一个就回家带孙子。

  一整个星期下来,李梅梅和李三妮一无所获也就罢了,人还晒黑了不少。

  李三妮就抱怨,“小妮儿,咋在这里干了这么多天,哪里来的宝贝啊,再这么干下去我都要累死了,这每天起早贪黑的,比头牛还累呢,你说那两人也太过分了,现在连来都不来了,挖野菜的挖野菜,带孙子的带孙子,咱俩就像两个长工。”

  “不来才好,他们要是来了不就多了两个人盯着咱们,昨天整理好的一堆废书里头有本线装的,那是个宝贝,你去把它找出来,咱用这个给它替换出来。”李梅梅胸有成竹的从挎包里掏出一本线装书递给李三妮。

  好不容易才让那两人打消了顾虑,放心的回家偷懒去了,现在正是她们大显身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