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六零不嫁赘婿第76节(1 / 2)





  见着小姐妹们都欢腾的玩闹着,文秀英想着好玩得与好吃相匹配,才相得益彰,是时候展示自己的绝技了,多年未用,生疏许多,一用心,一群小蝌蚪们争先恐后的跑进空间里去,真是仰倒,她不甘失败,拿了根长长的杆子,在水里滑动,一溜而过的鱼都随着她的杆子迅速消失,不一会儿,所到之处便不见鱼儿的踪影。

  走了老远后,见其他三人都被远远的甩在身后,她集中精神将两寸以下的小鱼儿和乘机作乱的蝌蚪子子们都放进了水里,一朝脱离禁锢,欢快的飞腾着,闹出好大动静。

  “英英,你身后有鱼,快抓。”田小花远远看到了文秀英身旁的动静,兴奋的大喊道。

  文秀英闻声立即转身,手往水里深深一探,借机从空间里抓出一条还在活蹦乱跳的大鱼,紧紧抱在手中,高高举起,三个姑娘哇哇大叫着冲过来,抱住文秀英一阵欢呼。

  “哇哇哇,英英,你太厉害了,快教我,我也要抓鱼。”田小花晃着文秀英的胳膊大喊。

  “快松开些,鱼要跑了。”滑溜的鱼上窜下溜,几乎就要脱手,文秀英紧张的喊道。

  林静宜忙道:“英英,你快把它扔到溪边去,不然掉到水里就完蛋了。”

  紧跑几步,文秀英跑过不宽的小溪,轻轻放在石头边,犹在挣扎的鱼儿还在跳腾,为保新鲜,文秀英找到一颗老树槽,,将鱼放在里面,再倒上水,让它可自由呼吸。

  其他三人被鼓舞,都由傻玩变成了捉鱼,文秀英回到溪水中时看到的就是这副场景,三人浑身湿透,手脚并用,眼看着鱼儿上蹿下跳,就是一个都逮不着,急的她们哇哇乱叫,文秀英也被逗得笑到断腰。

  从上衣兜里掏出半个已经湿透的馍馍,文秀英给每人分了些,做饵来引鱼出来,四人合力,对鱼儿进行围追堵截,终于逮到一条一尺长的鱼,却差点被带到,躺到水里面,田小花一个前扑,喝了几口溪水。

  混着泥水,田小花大笑道:“我也抓到鱼了,抓到了。”

  日头渐斜,文秀英不由打了个寒颤:“哎呀,我们赶紧到外面去吧,要感冒了。”

  几人皆已精疲力尽,便向根中朝外走去,田小花用上衣下摆紧紧的兜着鱼,乐呵呵的揣着她的稀世珍宝,不许他人染指。

  文秀英到外面时,才发现四人头发丝都是湿的,这样下山去不说形象了,湿湿的衣服贴在身上,哪里是女孩子能受的了的,这样受了寒,感冒是小事,别引起别的病症就要糟了。

  文秀英当机立断道:“你们在这等我,先晒会太阳,我去山上的帐篷里拿点干衣服下来,给你们换上,就这样下去要生病的。”

  “英英,你在山上还有衣服吗?如果是别人的衣服,我宁愿冻着。”林静宜搓着手问道。

  她知道山上有很多人在挖什么,若是英英跟那些臭熏熏的男人借衣服,她宁愿冻死算了。

  “想什么呢,我经常上山看老师和我哥,有时候也会住一晚,有些换洗衣服在上面,好久没收拾了,正好去都拿回来,反正后面我大概是没时间来玩了。”文秀英忙解释道。

  “那太好了,英英我跟你一起去吧,帮你收拾东西。”于彩凤率先开口道。

  其他人也强烈要求一起去,就当是上山玩了,只在这待着不动,有些凉了。

  文秀英心想,你们都去我还怎么从空间里往出拿衣服,连连拒绝:“山上的东西涉密,一般人可不能上去,你们看好咱的两条大宝贝就好了,我快去快回。”

  听到涉密,没人再敢提跟上去了,只叮嘱她快去快回。

  文秀英全身湿透,也着实难受极了,不再多言,跑步上山了,走到一处植被茂密的所在,她躲在草丛里,进了空间,快速换好衣服后,才又朝山上走去。

  今天山上干活的人稀稀拉拉的,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她昨日提的意见看来老师是不准备采纳了,现在减少人手和开支,进展一下缓慢起来,只有哥哥一个人在忙前忙后的指挥外围的挖掘。

  问过哥哥后,她才知道,两位老师都下山求援了,希望能从县里先要点资金周转着,再向上打报告讲明目前的新发现和挖掘工作继续进行大致时间。

  没想到老师们行动这么迅速,还以为他们会考虑两天,或者先停工再想办法,这样的匆忙明显是想赶在冬日来临之前能够有更大进展。

  想到溪边的几个小姐妹,文秀英问完后没多作停留,飞快的跑下山去,快到时才拿出几套衣服胡乱抱在怀里就跑到溪边去了。

  忍了好一阵湿气的三个姑娘,都盼出三只眼来了,眼看她来了,顾不上怀疑多想什么,忙一人拽过一件就要往身上套。

  文秀英忙拦住道:“傻妹子们,赶紧把湿衣服脱掉呀,不然不就白换了吗?”

  三人顿了顿,为难道,这怎么能脱衣服呢?

  文秀英将来时带的油布张开道:“换衣服的人站在里面,我们其他人接着油布站成一圈。”

  就这样三人轮流换好衣服,又生龙活虎起来,鞋子没有办法,文秀英也不可能拿出那么些鞋子,便踩着松软的泥土光着脚走下山去,怀里时不时蹦跶的鱼儿让她们一直笑语不停,传遍整个山林。

  文秀英回了自家,她们回宿舍换衣服去了,等她们来时,柴火已经架上,收拾干净的鱼架在火上散发出阵阵香味,小馋猫们眼巴巴的盯着大鱼流着口水,啃光了一个大大的向日葵。

  砸吧着烤鱼的香味,每一根鱼刺都要反复吸溜,生怕浪费一点点肉香,心满意足的欢声笑语在院子里久久飘荡回响。

  是夜,文秀英辗转反侧,不知两位老师是否顺利,她如今赚钱容易,想以私人名义资助,老师是坚决不许的,但若直接去找县里,时机却还差一点。

  接下来几日,她心里都悬着这件事,两位老师最是清正刚直,为了这么伟大的事业到处扣门求人,想想都有些心酸,可是她跑了几趟山上都扑了空,没人知道老师们去了哪里。

  终于在第五日才在隔壁的文化局里堵住了苏老师,看苏老师坐在那拿着茶杯发呆的样子,文秀英可以想见结果肯定不尽如人意。

  “老师,我找你好几天了,那天在山上的溪水里抓了条鱼,想做给您吃呢。”文秀英故作轻松道。

  “哎,我一口水都喝不下,没想到老了老了,眼见就看到了希望,却折在这些没见识的干部身上,我不甘心哪。”苏老师的抱怨让文秀英心里一惊,忙关好房门,才慢慢听明白老师最近的遭遇。

  原来是各级干部都忙着落实上面的会议精神,要一心搞经济,听说上面下了硬任务,以后不比觉悟比发展,这种只花钱不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立马成了累赘,原本支持的上面都有些不太积极了。

  这种情况是文秀英原来没想到的,她知道这个项目关系到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认定,以及文明古国定位的切实证据,本以为是巨大的万众一心的国家工程,竟然还会出现这样的波折,难怪这个工程前世光挖掘就是五六年,真正做出成果更是十年往后的事情了,看来曾经是中断过的。

  文秀英心里莫名沉重起来,老师如今才四十许人,就开始不自觉得佝偻起来,真是担子太重了,她决意道:“老师,您必须撑下去,困难是暂时的,您做的这样伟大的事业一般人自然无法窥见其价值,世上总是庸人最多,还需要您这样的敞亮人指引方向呢。”

  “我现在最大的安慰不是发现了先秦遗址,而是有你这个好学生。”苏君彦欣慰道,能说出这样的话,是真正的理解他,明白他的,与其说是他的知音,更是他的精神支柱和知音,每回在关键时刻,英英都会说些大胆的猜测,事后果如她所言,他都有些依赖她了,听到她这样说,他更坚定了。

  “老师,您这样说,却坚决不要我的钱,哪里还当我是您的学生呢?有老师怕学生得了好名声的吗?”文秀英假装生气道。

  “我哪里是这个意思,你有本事我知道,可是我这事是个无底洞,你那点钱又能撑几日,何必浪费你的心血呢。”苏君彦摆摆手道。

  “那如果是这些呢?”文秀英从兜里掏出一张存折,递给苏君彦道。

  赫然大写的五千元将苏君彦吓的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颤抖道:“你...你不会干了什么不法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