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节(1 / 2)





  “不要。拿人家的手软,我若收了你的礼,以后你再诓我的玉,我便不好意思不给你了。”姜颜眼眸一转,流露出些许狡黠,“我想要的东西,会靠自己的本事得到。”

  窗外鸟鸣啾啾,竹影婆娑,苻离停了笔,侧首打量她一番,终是没忍住问道:“你到底知不知道,那块玉是做什么用的?”

  不是就是报恩么?

  姜颜张嘴,刚要回答,便见厅外慢悠悠转进来一个人,还未露面,笑声先至:“我就知道你们在这。”

  话题被岔开,姜颜一时忘了自己要说什么,只看向折扇轻摇的魏惊鸿道:“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魏公子竟起了这般早。”

  “听到了好消息,自然要起早。”魏惊鸿笑吟吟走了过来,撩袍跪坐道,“我听冯祭酒说,过两日祭天后,太子殿下会下榻国子学,以示慰劳。”

  苻离笔锋不顿,罔若不闻。姜颜也意兴阑珊地‘哦’了声,没了下文。

  魏惊鸿奇道:“太子可是非常人能见呢,你为何反而不开心哪?”

  “有甚好开心的?”姜颜道,“天家驾临,我们便要三更天摸黑而起,穿上繁琐的礼服,遵循繁琐的礼节,从天色未明站到白日高升,不能动不能笑,不能喘不能咳,还要应付太子的出题考问,热汗淋漓还要对他三拜九叩,谨小慎微。”

  “好像说的也在理。”魏惊鸿心底的那点雀跃被姜颜成功掐灭,也觉得麻烦起来。见姜颜研墨,他一时兴起道,“听闻你很会做绢扇,可否能为我做一把?我手头这扇子太素了,不适合这般蓬勃的夏日。”

  “好呀,五两一把。”姜颜坐地起价。

  魏惊鸿笑着说:“我出十两,你给我题首诗。”

  一旁练字的苻离停笔,抬眼侧首,冷声打断两人的交易:“墨太稀。”

  姜颜:“……”

  一会儿太干,一会儿太稀,这人还真是难伺候!

  姜颜索性丢了墨条,揉着胳膊起身道:“腹中饥渴,不磨了。”

  苻离拧眉:“说好的三日。”

  “管你几日,伺候你这一回已是给足脸面。你来此是修身养性,学习治国之道的,并非来此享福。这里没人会将你们当做王公贵族侍候,要一呼百应的日子,便趁早归家去。”

  姜颜记忆绝佳,竟是将初来国子学时斋长训斥薛晚晴的话一字不错地背了下来,而后掸了掸衣袖,迎着初夏熹微的晨光离去,白衣黑发,窈窕无双。

  厅内,魏惊鸿啧啧叹道:“我看她不似那般工于心计的姑娘。否则你胁迫她为你研墨之时,她就该将你半夜溜出去练武的事儿抖给司业们。”

  苻离反驳:“我何曾胁迫她?”

  “好好好,你没有。”魏惊鸿将手搁在案几上,倾身低笑,饶舌般道,“不过依我拙见,你们两个祸害便听从老国公定的婚约,互相祸害祸害得了,省的再去祸害他人。”

  闻言,苻离抬眼看着魏惊鸿,指节使力,咔嚓握断了手中的笔。

  魏惊鸿被他吓了一跳,身子往后挪了挪,讷讷道:“有没有可能,她并不知道那块玉是你们婚约的信物?”

  苻离一怔,目光游离了一瞬。

  仅是一瞬,他又恢复了理智,笃定道:“不可能。她说过,要我……”

  以身相许。

  话语戛然而止。苻离垂首,将剩下的几个字咬碎了咽回腹中。

  第13章

  三载一度的殿试放榜已过去月余,等到状元打马游街、春宴、新科及第封官等诸事妥当,便由太子领着一甲进士祭拜至圣先师。

  往常这些事都是礼部在操办,但皇帝病了这些年,朝野架空,皇后掌权,保守派唯恐江山落于妇人之手,便极力扶植太子朱文礼亲政,故而今年祭拜至圣先师的大典由太子主持。

  等到繁琐的祭拜礼仪完毕,有一行锦衣卫先驱开道,先一步抵达国子监。接着,小黄门和宫女们分列两旁,簇拥着太子和一身朱袍的状元郎、探花郎入了门。太学生们已穿戴齐整襕衫,以幞头束发,脚踏滚边方头鞋,戴香草环佩,躬身等候已久。

  姜颜近来夜读,连着几夜未曾睡好,在烈日下曝晒一个多时辰已是头昏脑涨得很,恨不得立即瘫软在荫蔽处凉石上,睡他个七天七夜。正胡思乱想,太子一行人姗姗来迟,她打起精神,随着众人跪拜行礼,高呼‘太子殿下’千岁。

  今年的状元和探花皆出自国子监,因而故地重游,各自发表冗长而华丽的文章一篇,再谢师叩礼。

  未时三刻,太子总算开口道:“外边炎热酷暑,让诸生都进来坐罢。”

  今日太子接见的都是朝中大臣的贵族子孙——国子学和太学的内班学生。内班百余人端正坐于博士厅大堂,一人一张小书案,配齐文房四宝。太子朱文礼环顾一圈,找到了苻离,便向他招手:“苻伴读,别来无恙?”

  苻离起身行礼道:“甚安。多谢殿下挂念。”

  两人神态亲密自然,显然是多年的好友。众人早有耳闻,苻离十五岁之前都是在东宫当太子伴读,两人的关系自然亲如兄弟,不足为奇。

  朱文礼笑了声,随即又看到最边上有十余个位置无人落座,便侧身问祭酒道:“怎么不见今年新来的女学生?”

  冯祭酒躬身出列,答道:“回太子殿下,女流之辈,非诏,不敢贸然入内。”

  朱文礼按捺住心中的好奇,“不必拘于礼节,诏。”

  十三位少女这才敛首进来,缓步跪拜太子和恩师,再依次落座。

  也是巧了,这回姜颜又与苻离邻座。

  接下来一个时辰,便是太子出题考校策论。

  姜颜未曾想到太子竟是这般年轻的少年,也不过十七八岁的模样,身穿庄重的衮冕九章礼服,头戴鎏金冠帽,虽然嘴唇上还有一圈青涩的绒毛未褪,却目光沉稳,带着与生俱来的天家贵气。

  太学生们作答时,太子朱文礼便和冯祭酒一同在下头巡视,若是见到有新颖的策论,他便停下来问上两句。路过李沉露身边时,朱文礼的袖袍不小心拂过她的案几一角,将她的一支羊毫笔扫落在地。

  笔落的细微声响在寂静的厅堂内清晰可闻,朱文礼察觉了,下意识弯腰去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