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节(1 / 2)





  纪王也勾了勾嘴角,面朝着南风的方向,许久方轻唤道:“南风。”

  “嗯?”

  “以后若你还有烦心事,切勿一人扛着,可以来同我商议。愚夫不才,但排忧解难的能力还是有的。”

  顿了顿,他微笑着补上一句,“也莫要怕麻烦,能为夫人效劳,是我最大的荣幸。”

  徐南风忽然想起了暮春时节,在朗山山脚的蒹葭丛中,纪王曾对她说过:“不论夫妻还是盟友,不可失之于信,不可毁之于诚。”

  信任与被信任,需要与被需要,大概是这世间最温暖的关系了。

  她面颊发烫,半晌才轻轻应上一声:“其实说到底,能伴少玠身侧,才是我最大的荣幸。”

  话一出口,徐南风便倏地捂住了嘴,一路从脸颊红到了耳朵尖。

  脱口而出的话语,听起来太像是情话了!

  她并未忘记自己嫁进纪王府的初衷是什么,也从未想过和离以外的第二条出路,她只想勤勤恳恳的做事,不想掺杂任何令人误会的私情。

  这世上唯一靠得住的,只有她自己,她一直如此信奉着。

  徐南风紧张到手心出汗,欲盖弥彰道:“不,我不是那个意思。”

  纪王嘴角的弧度灿烂无比,将脸凑得更紧些,笑吟吟问:“哦,哪个意思?”

  浓丽的阳光打在他的脸上,温暖如玉,徐南风的视线从他蒙眼的白缎带缓缓下滑,落在他噙笑的唇瓣。徐南风一直觉得纪王蒙眼的样子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尤其是他端庄正坐的模样,长长的白缎带从脑后垂下,映着墨发薄唇,别样清雅。

  很想摘下缎带,虔诚地亲吻他清冷深邃的眼眸。

  等等……

  这是个不妙的想法,徐南风有些心虚地调开视线。

  纪王几乎是半个身子伏在案几上,与徐南风隔得极近,鼻尖与鼻尖唯有一线之隔,徐南风屏住了呼吸。

  她垂下眼,睫毛颤抖,双手忍不住搭在纪王的胸膛上,想要推开他,却终究心生不忍,手掌紧握成拳,改为揪住他的衣领。

  徐南风知道即将落在自己唇上的是什么。她既期待,又不期待,既混沌又理智,脑中一团乱麻。

  婚姻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赌博,她不知道自己能否笑到最后。正是因为有太多的不自信,她才会在茶楼会面时提出和离的要求。

  不付出,不期待,自然也就不会受伤,不会失望。

  可她,偏偏拒绝不了面前的男人——她那名义上的,温柔的丈夫。

  推开他?

  还是,接受他?

  蝉鸣阵阵,清风无声,她感受到掌心下强劲有力的心跳,原来,他也是一样的紧张么?

  两人呼吸交缠,唇瓣之间只有薄如纸片的一线距离,两片唇即将契合,徐南风缓缓闭上了眼……

  “王爷,夫人,该用晚膳了!”桂圆清脆的嗓音打破了旖旎静谧。

  徐南风回神,一把慌忙地推开了纪王。

  纪王:“……”

  站在门口的桂圆:“……”

  “奴、奴婢告退。”桂圆面色涨红,僵硬地福了福礼,同手同脚地走了出去,中间还险些被台阶绊倒。

  徐南风将手埋在臂弯,无比庆幸纪王眼睛有疾,看不见她面红耳臊的窘迫模样。

  果然是美色误人,她早该推开他的,如今这般暧昧不清,以后还如何安心做盟友?

  徐南风追悔莫及,很想兜头泼自己一盆冷水清醒清醒。正难堪之际,纪王犹豫着伸手,轻轻抚了抚她的发髻,叹道:“用膳罢。”

  徐南风点点头,起身便往门外跑,跑到院中才想起纪王眼睛不便,又折回去扶他。

  而另一边,桂圆心事重重地坐在假山后的石凳上,郁卒地扯着头顶垂下的柳叶。

  “桂圆,你坐在那儿做什么?”八宝正指挥仆役端着膳食去前厅,见桂圆闷闷地坐在一旁,便向前道,“让你去请王爷王妃用膳,请了不曾?”

  “别说了,我就不该去的。我扰了王爷的好事,王爷一定会将我赶出府去的。”桂圆瘪着嘴,垂着脑瓜满面愁容,“八宝姐姐,我可能要和你说再见了。”

  八宝一头雾水:“啥?”

  第32章 求签

  六月往后, 天气越发炎热起来。

  皇上腾出一个月的空闲来,带着皇后贵妃和太子去行宫避暑了,纪王也得了一个月的空闲, 安心在府中休养, 偶尔看书练箭,身边必定有徐南风作陪。

  一开始两人独处, 徐南风还是有些许拘束,好在纪王并不再提那日情不自禁险些亲吻的事, 她也便渐渐放宽了心, 尽职尽责地陪纪王骑射诵读, 偶尔闲聊度日,累了便比肩而眠,日子过得十分清闲。

  关于叶娘之事, 徐南风听从了纪王的建议,特地嘱咐过红儿和莲子两位侍婢,告诉她们:“洛阳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 尽管带着老夫人出去散心,不必吝啬银两,老夫人喜欢什么便给她买什么, 回头来我这儿支银子便是。”

  红儿和莲子都是老实勤快的丫头,待日头不那么曝晒了,便拉着叶娘出门四处闲逛,买了一大堆绫罗绸缎和脂粉首饰, 教她品茶听琴,带她观画吟诗,每日给她画上流行得体的妆容,将她打扮的体面优雅,走在街上能得到不少夫人、姑娘的赞誉。

  叶娘的攀比之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心思也得到了转移,连走路都是昂首挺胸,不似曾经那般畏缩。渐渐的,她也不再那么念叨着徐府。

  徐南风将母亲的变化看在眼里,高兴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