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土地释兵权(2 / 2)


赵菁燕稍稍翻了下白眼,道:“枢密使你就别谦虚了,你来来回回可不止一招,至少这几日你可是给我们上了好几课。”

张伯玉他们也是偷偷点了下头。

李奇笑道:“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张伯玉等人还是没有听明白了。

可是赵菁燕却反应了过来道:“你指的是利益。”

李奇点点头道:“可不就是它了。前面杨太傅说李全圣家族的势力在军中根深蒂固,但是你指的势力是那些大将,而非那些士兵。”

杨英珥道:“话虽如此,但是士兵都听将军的,这没有什么差别。”

“差别可就大了。”李奇笑着解释道:“那些大将之所以愿意追随李全圣,那是因为他们都是李全圣提拔上来的,是李全圣给了他们权力和财富,他们可不是臣服在李全圣的人品下。说来说去,还是利益在作怪,但是士兵得到了什么,不就是一口饭吃,我可不相信哪个将军会拿出自己的家财分给自己手下的士兵,所以士兵就是我们的突破点。”

赵菁燕秀眉微微一皱,道:“士兵?这么多士兵,你不可能逐个突破?”

“谁说我要逐个突破。”李奇轻轻哼了一声,道:“现在可不比以往了,拨发军饷可都得得到朝廷的批准。我不知道那些士兵对他们的上司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但是我坚信一点,那就是这感情是不能当饭吃,只要我们想办法抓住那些士兵的弱点,先收拢士兵们的心,哪怕李全圣在军中的影响力再大,但是没有了士兵的支撑,他们几个光杆司令又能干什么。”

张伯玉道:“可是如何说服士兵自愿务农了。”

“说服?”

李奇呵呵道:“这还需要游说,那未免也太不效率了,很简单。拿碗饭摆在他们面前,他们自己就会过来。”

赵菁燕道:“那这碗饭从何而来?”

李奇觉得这个问题有些白痴,道:“当然是从地里长出来的,难道天上有掉啊!”

这人是诚心答非所问吧。赵菁燕脸上微红。道:“你知道我指的不是这个。”

“但我口中的饭就是那一碗碗热腾腾的白米饭啊!”李奇轻咳一声,道:“你们可不要忘记,至今我还没有将那土地租约的内容告知百姓。”

张伯玉好奇道:“难道这跟土地租约有关?”

“毫不夸张的说,这份租约牵扯到生活在这片地区上的数百万百姓。没有例外。”

李奇道:“百姓们不是很想知道他们究竟凭何租地吗?现在我告诉你们,就是凭每家每户的人口来决定你能租多少地,一家四口肯定比一家三口能够租到更多的地。但是,这其中又有一个限制,就是你们一家中有多少个耕农。

打个比方,假如你一家五口,其中有两个儿子务农,还有一个儿子是当兵的,那么这个当兵的就不能算作其内,只能按四个人算,因为士兵有薪俸的,而且他们也没有时间务农,我们必须要保证每一亩土地都能得到良好的耕种,而这一家中又有一个小孩和一个老人,他们没有能力耕地,但是他们又要消耗粮食,所以在租约里面,我们必须考虑这点,该租给他们多少地,才既能够养活四个人,又能够确保在两个壮年的能力范围内。

如果出现的荒地的话,那么基于土地国有化的政策下,百姓和朝廷都会蒙受损失,我们要先考虑每家每户务农能力,才决定租给他们多少地。但是在这之前,我们还要放出一个小道消息,就说朝廷在解决土地之后,就要开始整顿军政,可能会大规模裁兵,记住,是可能,因为可能代表着传言,而一定就代表着事实,这个一定重点申明。”

赵菁燕笑道:“我明白了,一旦租约内容出来后,百姓们肯定会希望尽可能的多租几亩地,那么就必须拥有足够的人力来支持,但是如此一来,家中如果有当兵的人家肯定会吃亏不少,地是一辈子的事,而当兵打仗,一旦过了某一个年龄,就会被抛弃。

但是谁能保证到那时候,还会有地留给他们,所以士兵们的家人都会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回来务农,可这不是你想回就能回的,必须还要朝廷点头,而且当兵的毕竟有薪俸可以拿,这会让士兵的家人也不是那么的坚决,可是这时候若是传出朝廷裁兵的计划,那么别说那些士兵的家人,就连士兵自己也一定会变得犹豫起来。

更为关键的是,朝廷是打算在土地政策执行完后,才整顿军政,虽然这只是传言,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这是很有可能的,士兵们以及他们的家人肯定不敢赌,因为现在只要你回家务农,土地肯定少不了,但是没有人可以保证他们的薪俸能够一直维持下去,万一这消息是真的,那不仅薪俸没有了,土地也没有了。

这可是关系到他们一辈子的事,所以到时一定没有士兵敢赌这一把,那些将军无所谓,他们有钱,可是士兵们却没有,这时候朝廷只要再下达士兵可自愿回家务农的政策,那些士兵肯定会入潮水般从军营涌出,回家务农,拦都拦不住。”

“高!实在是太高了,枢密使,你这一招真是厉害。”

张伯玉忍不住为此叫好。

刘庆覃笑道:“如此一来,朝廷还不用做这恶人,因为表面上看朝廷只是将选择权交给了士兵自己,只不过他们根本没有选择。”

杨英珥作揖道:“枢密使大才,我等万分佩服。”

李奇呵呵道:“这些就免了吧,什么大才小才的,这些都是狗屁,还不如钱财来得实在,你们要记住一点,我们这些当官的首先一定要明白百姓的需求,而百姓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生活,用我们的政策给百姓带来富裕的生活,用百姓的需求来支持我们的政策,这其实就是一个供需关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