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4章(1 / 2)





  想不到办法的虎子,只好去请示陈老爷子。

  见多识广的老爷子听了也是莞尔,顺手给虎子支了一招。

  几天后,军法署和情报署召开联席会议,最终确认北方日报的行为,并没有危及北方军政府的统治,也没有涉及军事机密,因此应该转交布政司的司法部门处理。

  彭英甲的布政司顿时被这个决议,搞得手忙脚乱,这叫什么事呀。

  刘尔炘领衔的巡警司,更是被马上移交过来的案卷和涉案人员,弄得一片鸡飞狗跳。

  巡警司倒是不含糊,直接就是一个取保候审,案卷收了,人员放了。

  柳石的军法署,给了几个涉事的情报署官员一个督查不严的口头警告,轻描淡写地就过去了,但是全部调换了岗位。刘尔炘听到军法署的处置后,马上来了一个依样画葫芦,统统都是口头警告,甚至还煞有介事地将口头警告文书送给罪魁祸首尹维俊。只是巡警司的人,没有情报署的人这么消息灵通,无法找到尹维俊,只好将这份文书送给了她的丈夫。

  林玉山哭笑不得地看着这份口头警告文书,捏着鼻子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巡警司送文书的人是颤抖着手脚走进情报署,然后是浑身冷汗,跌跌碰碰,连走带爬才出来的。差点要哭出来了,来之前没有人告诉他,要送的是情报署的头头呀,难怪一路上那些情报署的职员都表情古怪地看着他。

  第一一零章 机动防护火力

  兰州机器局,陈安皱着眉头听完徐尚武总办的试验结果,最后只好叹惜一声,放弃了进一步改装t型车的念头。徐尚武一说完,铁路总办徐士远马上接着汇报铁路线路规划勘测情况,随后还有彭英甲布政使要汇报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难得陈安亲自来一趟兰州,大家还不赶紧请示各种事情。

  这些事务完了,陈安还要去军务署和情报署,那里还有一大堆事情呢,真是忙得不可开交了。

  其实,陈安来兰州的最主要目的是找徐尚武的。

  乾县一战,汽车运输营使用机枪火力大规模突击时,取得巨大战果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导致了北方军自身的伤亡是十分巨大。比如t型车几乎没有什么越野能力,只能行使在平整大道上,极容易侧翻,而且易被敌军两面夹击,汽油发动机尤其是油箱被击中着火无法扑灭等等。

  徐永昌仔细查看了很多现场,写出了一份报告,不仅肯定了这种高机动性作战的巨大优势,而且明确指出了两个最大的弊端,也就是缺乏防护能力和自动火力不足。

  t型车实在太脆弱了,六七里突击路上到处都是被打趴下的汽车,以至于后来转运部队时只有一半的车辆可以使用。

  徐尚武总办接到进一步改装的任务后,马上组织技术力量进行了初步试验,很快得出结论,改装汽油发动机和汽车轮胎的想法,完全不可行,国内根本没有这种技术积累。将t型车加装钢板不是不可以,但是装上以后,汽车的载运能力几乎为零了,爬得像蜗牛一样。总之一句话,增强汽车的防护能力,兰州机器局是有心无力,抄袭可以,改进不能。

  唯一成果还是有的,汽车的油箱被徐尚武加装了部分钢板,可以远距离抵挡步枪子弹的射击,总算增强了一定的防护能力。陈安代表军方无奈地接受了现实。

  至于自动火力不足的问题,徐永昌的建议是换装能够半自动射击的步枪,高速行驶的汽车上能够瞄准的时间实在太少了,手动拉栓步枪完全不能适用。

  陈安问询尼森伯姆以后,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据说墨西哥早在1907年就装备了蒙德拉贡6.5毫米半自动步枪,但是因为技术不成熟,结构复杂,故障频发,并没有得到大规模列装,国际市场根本难觅其踪影。现在国际军火市场评价最高的步枪,仍就是英国人的李氏步枪。

  北方军高层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出了另外的思路,但是存在增加编制和增加机枪两大争论。胡景翼等人建议每排增加一个班,增列装一挺维克斯重机枪。而邓宝珊等人则认为,应该在现有班编制中增加一挺麦德森轻机枪。

  报告的始作祟者徐永昌看完大家的建议后,重新思考,却提出了另外一个见解。

  维克斯重机枪太过笨重,一个排编制一挺已经是极限,而麦德森轻机枪在班编列两挺的话,也会因为大量弹药分摊,导致机动性降低,因此都不适合。

  徐永昌提出的解决办法是降低班的编制人数,每个步兵排编制三个班加一个火力支援小组,每个班十二人,编列一挺麦德森轻机枪,火力支援小组六个人,编列一挺维克斯重机枪。火力组将又排长亲自掌握,脱离班的编制,不仅增加了排的火力密度,而且增强了班的机动性。从几次实战来看,减轻后的维克斯重机枪,完全可以用六人小组进行操作。

  徐永昌的新建议,让大家眼前一亮,没过多久就得到了军方高层的一致赞同。

  虽然对麦德森轻机枪不能妥善解决枪管过热心存不满,但是现在没有更好的武器可以代替,陈安很快同意了这个新的方案。

  在花马池至延长油田道路开放的情况下,陈安已经着手安排徐尚武总办,准备进一步开放延长油田资源,加上大量外购的汽油,完全可以支撑大规模列装机械化车辆。

  陈安指令徐永昌在六月底之前,完成一个新的北方军营级规模编制修改,重点是利用载重0.5吨的t型卡车,将步兵营、炮兵营中的大部分马匹都进行换装,只保留斥候部队等部分马匹。

  北方军中大量马匹一旦重新回到民间,不仅可以缓解民间马荒的情况,而且对于民间生产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作用。北方军政府占领或即将占领的地盘,村与村之间,县与县之间实在太辽阔了,必须依赖于马匹等交通工具。

  而且北方军撤换掉马匹后,每匹马每日二十斤的草料供应,和每辆汽车满载三十七升汽油供应相比,哪个便于后勤运输简直是一目了然,足够辎重部队腾出手来载运更多的弹药和人员补给。

  之所以给了一个六月底的期限,是因为克劳泽发来电报,德国方面已经完成对接,请徐永昌六月底到上海,转乘德国客轮返回德国本土,参加军校学习。

  徐永昌欢欣鼓舞地跑去策划新的营级编制了。

  甘肃布政司教育司总办柴若愚从阶州发来电报,乾县一战牺牲人员名单已刻录进凌烟阁内,请示陈安是否亲自前去主祭。陈安马上答应了。

  天池凌烟阁,二十八幢气势恢宏的玉宇琼楼比邻而立,间或着巧妙保留下来的苍天古树,远处的天池清新水汽浮空而来,平添一种静谧肃穆的无穷韵味。楼阁中袅袅升起的香火人烟,映衬着参拜者心中一片虔诚。

  主殿内,陈安静静地奉上三柱香火,心中一片酸楚,眼中逐渐模糊起来,都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弟兄呀。

  虽然每年清明节都要来,但是每次来都是更加哀伤。凌烟阁内的名字,无分贵贱贫穷,不论功勋大小,生生死死俱往矣。

  走出凌烟阁,陈安奇怪地看到很多伤残官兵,正一丝不苟地打扫每一幢楼阁。

  “他们是怎么回事?不是都得到妥善安置了吗?”陈安马上问军务署的赵四。

  赵四赶紧回答,“伤残军人要么是安排进我们自己的农庄,要么是遵从自愿回到亲人家中,我们每年都有人负责回访,一直没有出错过。这些官兵,是自己强烈要求,来到凌烟阁充当勤务人员的,甚至不要报酬,只求为自己的兄弟们扫扫场地。”

  陈安怔住了。

  未几,陈安说道,“军务署在这里以后只负责核查事项好了,凌烟阁以后就交由这些退伍军人自愿组成的公益组织负责,有人捐赠香火钱,专款专用都用于维护好了,不足部分军费中列支,多了则转下年继续。让所有人心中都一个寄托。”

  赵四应了一声,随后又问,“那上次道佛两教有人来询问,是否可以进驻凌烟阁的事情,怎么处理?”

  “凌烟阁是我们军人殿堂,有这些退伍军人足以。道佛两教,可以在凌烟阁两侧兴建寺观,但是必须低于凌烟阁位置,也不能超过规模,军务署一并派人监督核查,这里不能出现任何肮脏交易。”陈安沉思了一下,点头允下了。

  端午节过去了。

  徐永昌拿着一叠报告,向回到陈家庄的陈安汇报。

  新的北方军编制方案设想中,班以十二人为限,一个两人的轻机枪小组,十支李氏步枪。每排三个班加一个六人重机枪小组,加上排长,仍保持四十三人的员额。每连辖三个排加一个火力支援组,火力支援组实质上是一个十二人编制的辎重班,装备一挺轻机枪,以及三个六人重机枪小组。这样一来,每连共有兵员达到一百六十人。

  每营下辖单位,仍然是三个步兵连,三个炮兵排,一个辎重排,一个工兵排,一个侦搜医护通信的直属排,但是总兵力增加了九十人,达到七百三十九人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