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把才华上交给国家第55节(1 / 2)





  村民们手中个个拿着家伙,有的是棍子,有的是出头,还有几个拿斧头的。

  围观群众见那仗势,纷纷吓的让开,一条宽敞的路就这样让了出来。

  在那六个壮汉和一男一女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莲花村的村民们将面包车团团围住了。

  村民人多,硬是把车子为了三圈,围的水泄不通。

  八个人贩子见状怂了。

  他们凶,但这些穿着彝族服饰拿着家伙的人看起来似乎……更凶!

  “你们干什么噶!”王二娃横着眉头指那几个人贩子,扯着嗓门用方言冲他们喊。

  中年妇女似乎是人贩子的头目,她眼睛轱辘了两下,刚才还凶狠的表情立刻变得谄媚,“小伙子,这是我们的家务事,我们来捉奸的。”

  “我呸!我捉你姨娘!”这回不是王二娃,是另一个中年妇女发声,那妇女比这人贩子头目嗓门大多了,她喊道:“这两个人是我们村子里的支教老师!人家是从北京来的,大城市,跟你们这种穷渣滓有个屁的家务事!”

  “刚才我就听着不顺耳朵,沈老师是你家媳妇?笑死人咯!你们也不撒泡尿照照,人家沈老师可是正儿八经的千金大小姐,从小住在金窟窿里的,你们家不吃不喝干一百年的活也娶不起沈老师好吗?”

  “就是!”有个老汉也跟着说:“说季老师是花你家钱的小白脸,说瞎话之前也不打打草稿!我们季老师是从北京来的科学家!”

  “科学家懂吗?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新闻报纸都夸的人,人家随便做出个发明够你们一家子生活一辈子的,花你家钱,多大的脸哦!”

  人贩子虽然怕这些村民,但却是不信他们的话的。

  北京来的?千金小姐?科学家?开什么玩笑,那种人物怎么会到这穷乡僻壤来。

  人贩子头目给几人赔着笑,嘴上却是不饶人,“你们这话说的就没意思了,虽然这是我们的家务事,但确实处理的太粗暴了,你们看不惯也正常。”

  “可是伸张正义归伸张正义,撒谎就没必要了吧,你们才是说话之前打一打草稿哦。”

  两方各执一词,围观群众也懵逼了。

  所幸警察来得及时,在两方正在僵持的时候,鸣着笛的警车停在了周围。

  等看到警察,那几个人贩子才是真的慌了神。

  不过被村民围着,他们也逃不了,只是不停地交换眼神,像是在默默地核对说辞。

  季柯和沈凌还有几个村民也一起到了警察局,他们和那几个人贩子被分开,一一做笔录。

  季柯他们先进去,人贩子在后头。

  到了警察局,那几个人贩子还在说这是他们的家务事,沈凌是他们家媳妇,季柯是小三。

  警察就默默听着他们吹,等听完他们编的故事,才把几张复制的证件放到他们跟前。

  两张首都音乐大学学生证的复印件,两张学校开的支教证明。

  人贩子看到证件,傻眼了。

  他们是跨境拐卖人口的人贩子,主要把云南当地的姑娘卖到老挝面甸等地。

  在边境做了二十年的人口生意,他们一直都没翻过车,因为偏远山区的姑娘多数连普通话都不会说,被卖了就只能老老实实的给人生孩子。

  从赶集第一天,他们就打上了沈凌的注意。

  说实话,他们做了这么多年的人口拐卖,从来没见过那么漂亮的姑娘。水灵、矜贵,像个公主一样。

  他们想过这样的姑娘可能不是从山里出来的,但也没觉得会是从大城市里出来的,因为这地方穷的旅游都没人来,肯定没有大城市的人愿意到这儿来。

  万万没想到,这次竟然踢到了铁板!

  这两个人还真是从北京来的!

  北京来的也就算了,有学生证也没什么,他们完全可以咬死说沈凌就是瘦弱男人的女朋友。

  因为咬定跟沈凌的情侣关系,这件事就是情感纠纷,而什么事一旦套上‘家务事’这三个字,对方就算长了一百张嘴也说不清。

  警察顶多就是批评教育一下,但不会真的把他们关起来。

  可是、可是,他们竟然有支教证明!

  支教证明加上一整个莲花村村民的口供。

  谁在说谎,一眼就能看穿。

  人贩子头目终于改口了,她不说沈凌是他们家的媳妇了,改口说是他儿子一眼看上了沈凌,回去之后茶饭不思,她这个当妈的没办法,才出此下策,想让沈凌跟她儿子好。

  这话说的表面上像是他们的错,实际上每一句都在指责沈凌,说她是狐狸精。

  警方明显是不信的,他们先将几人拘留,然后开始盘算审问出这几个人背后的团伙。

  有句话叫刚打瞌睡就有人递枕头,就很适合形容当时的情况。

  警方刚把人拘留,就有人送上了证据,不仅是这几个人拐卖人口的证据,还有他们背后的团伙都揪了出来。

  整个犯罪团伙一共有138个人。

  其中中国人占了一半,面甸老挝等地的人占了一半。

  中国的犯罪人员把云南的姑娘卖到境外,境外犯罪人员把当地的姑娘卖到云南。

  看到这些证据,警方很震惊,但送证据的人解释说他是私家侦探,因为看不惯这个团伙所以出手,警方也就打消了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