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098 三个炊事兵的故事(2 / 2)

“出发!”

老伍有十六年的军龄,但是走进朱日和,来到如此逼真的战场,这还真的是他的头一次。

草原上刮着五六级的大风,行进异常艰难,顶着风行进了半个小时,下士王成的体能就有些不支了。

老伍毫不犹豫地接过了王成的背囊,承担起了四十斤的负重。

红军初来乍到,不熟悉地形,为了防止暴露,老伍三人不得不绕道转入一条干涸的河谷行进。

就在这时,几辆突然驶过的汽车引起了他们的高度警惕,三人连忙就地隐蔽。

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穿行,任何的风吹草动就会导致暴露,都会让他们惊出一身冷汗。

躲避过车队之后三人继续行进。

不断的迂回穿插,将近两个小时过去了,才行进了不过一半的路程。

都累得够呛,老伍示意原地补水休息。

除了老伍和王成,另一名战士叫刘宁宁,他是一名大学生士兵。

刘宁宁原本以为解放军部队里面的炊事员同外军炊事员一样,就是简简单单当一名厨师,除了做饭没有额外的任务。

但是来到部队之后,他发现自己错了,解放军的炊事员除了做饭,连队里面训练都得参加。

炊事员比普通战士身上的担子更重,需要做的更多。

既来之则安之,没办法,自己选的路咬着牙也要坚持走下去。

莽莽草原,夜幕低沉,天渐渐地黑了下来。

为了保证饭菜的温度,三个人在短暂的休息之后不得不再次踏上了征途。

但蓝军长久驻扎在此,布置的防线铁桶一般密不透风。

在呼啸的草原大风中,历经四个多小时的反复迂回、穿插,路遇六次险情,三名炊事兵终于成功突破了蓝军的三道警戒线,让战友吃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

三名炊事兵轻描淡写地穿越火线,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但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在返回途中,三人无意中闯入蓝军秘密集结地。

蓝军哨兵发现敌人入侵并迅速开火。

砰砰砰——

砰砰砰——

“谁让你们开枪的!”

“报告,我们发现了红军的奸细!”

“这简直就是胡闹!”

“赶紧通知部队转移!红军发现我们了!”

在跟蓝军的哨兵短暂战斗之后,老伍三人打光所有子弹,拉响手雷宣告阵亡……

而正是因为他们的误打误撞,戏剧性地把蓝军全部给灭掉了。

原来该部蓝军是执行伏击红军任务,因为三名炊事兵的闯入而贸然开火导致位置暴露,继而红军展开空袭,该蓝军部队被演习导演部判退出战场。

由此,当年红军部队在朱日和战场上的最大胜利诞生了。

故事讲到这里,炊事班战士们的脸上写满了兴奋,太刺激了,简直就像大片一样精彩。

朱日和的蓝军,那可是号称不败之师的啊。

竟然被三名炊事兵误打误撞给消灭掉了。

这绝非偶然,如果这三名炊事兵在平时没有参加训练,没有强悍的体能和扎实的战斗技能,或许他们刚刚进入蓝军的防线就会被发现被消灭掉了。

正是因为他们的日常积累,才会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故事讲完了,王亮觉得自己有必要再给这些年轻的战士们打上一针强心剂。

他回忆道:“抗美援朝初期,美军被志愿军的凌厉攻势打蒙了,担架队队长曲洪一带队用扁担俘虏了二十五名掉队的美国大兵;抗美援朝僵持拉锯时期,志愿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冷枪冷炮运动,一名挑着炒面上阵地的炊事员借战友的枪打成了战斗英雄;对印自卫反击战,多龙桥战斗,印军马德拉斯联队第1营在逃跑途中遭遇我军二十七人的小股战斗部队,我军一个炊事班七名战士闻声赶来,配合“主力”将该营“包围”全歼;对越自卫反击战撤军回国阶段,128师383团3营7连奉命坚守612高地,1个连的越军利用夜色掩护避开7连防御正面,迂回至部署在后侧的7连炊事班阵地,突然发起猛攻,被活活打退……”

解放军陆军炊事部队有一项优良传统:不单是炊事员,也是战斗员。

炊事员往往还是相当可怕的战斗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