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14章战之始(求月票求订阅)(1 / 2)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当然,这都是很早以前的事了。

  汉时,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都曾驰骋于雁门古塞内外大战匈奴;唐初,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军驻雁门戍防;宋时,此处是宋辽争锋的主要战场。

  时至楚朝,北驱蒙古,开疆宣府、大同,雁门关就成了“内边”,又随着漠南蒙古逐渐没落、女真崛起,雁门关已算不得“九塞尊崇第一关”了。

  但到如今,雁门关再次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瑞军若再东征,过雁门关,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可直抵燕京;

  清军若西征,过雁门关,向北可封堵大同,向西走宁武关、可至黄河边,向南可侵入山西。

  ……

  恒山沿着代县北境盘恒,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把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

  雄浑山川之下,几名骑兵正在狂奔不止,身后有兵马追逐。

  “噗!”

  箭雨袭落,混杂着火铳声响,前方逛奔的瑞军只披着布甲难抵箭弹,又栽倒数人。

  “快走,把消息……报……”

  先落地的瑞军还在嘶吼着,清军的马蹄重重踏下。

  “追!”

  “一个都不许放过!”

  大喝声中,又是一阵箭雨与火铳,奔逃的瑞军尽数被射落。

  ……

  ‘叶赫那拉·尼雅哈’策马上前,头盔下是冷冽的眼神。

  “还有没有探马突围?”

  尼雅哈说着一口纯正的汉话向一名受伤倒地的瑞兵问道。

  那瑞兵还想要爬起来厮杀,一根长矛刺下,将他钉在地上。

  “啊!”

  “你们还有没有突围的探马?”

  “去死……”

  有汉旗兵跑上前,拿刀刺进瑞兵身体里,搅动着刀,恶狠狠道:“主子爷问你话,老实交代!”

  那瑞兵痛得眉头倒竖,却不再呻吟,死命咬着牙挤出几个字来。

  “狗汉奸……楚朝的狗官肯降外虏……义军……义军不降……”

  尼雅哈不悦,一刀斩下。

  他扫了一眼看着马前的汉旗兵,吩咐道:“剖开他的肚子,看看瑞军的粮草情况。”

  “喳!”

  那汉旗兵佝着身子,小跑了几步,喊道:“佐领大人有命,剖开这些人的肚子看看粮草。”

  “大家伙来,把这几个活着剥了,给主子们看着乐呵一下……”

  惨叫声不断,尼雅哈皱了皱眉,懒得管这些。

  ……

  尼雅哈和皇太极是表兄弟,皇太极的生母叶赫那拉氏就是他的亲姑姑。

  虽是如此,当年叶赫部与建州部却还是敌对关系。后来努尔哈赤攻陷叶赫城,缢死了自己的大舅哥,也就是尼雅哈的阿玛。

  那一年尼雅哈还很小,率着族人投降了努尔哈赤。

  他始终记得阿玛临死前还在狠狠地诅咒着努尔哈赤,“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

  尼雅哈每回想这个诅咒只觉得嘲讽,阿玛盼着姑姑能为他报仇雪恨,但满洲却是在姑姑的亲生儿子手中一步一步走向了强大。

  因尼雅哈投降时年纪还小,由皇太极抚养长大,受其影响,他推崇汉学,喜欢看汉人的书,以前也曾觉得汉人是更尊崇的存人……

  但每与汉人交战,他愈觉失望。

  事到如此,大多数是汉人都还在勾心斗角、卑躬屈膝,完全没有他们笔墨流传中那份隽永风骨啊。

  此时此刻,尼雅哈冷眼看着那些在剖着同胞的降兵,心里微微哂然,又感到有些骄傲。

  ——这千年传承的文明、往圣的绝学,将以满州贵族为继。

  这般想着,他催动马匹,马蹄踏过这片土地。

  他确信自己能出将入相、征服汉人,成为这个时代最高贵尊崇的士族……

  ……

  四野渐渐安静下来,鹰鹫在天空盘旋着,俯冲而下,啃食地上的尸体。

  一天之后,一群人互相搀扶着走了过来。

  其中有个小女孩见了这一幕,“哇”的一声,吓得大哭。

  “呜呜……”

  “娣儿不怕,你不要看……”

  余从容拍了拍女儿的背,让妻子把她带开。

  他蹲在地上查看了一会,目光望向北面,喃喃道:“建虏已经到我们前面了,他们走的是道路,又有马匹。我们翻山越岭,被甩远了。”

  苏简问道:“赶不及去大同报信?”

  余从容道:“我早说过,不可能赶得及。”

  “那我也要去。”

  余从容道:“你们看这些瑞兵的表情……他们是被活着剥开的,你也想这样死吗?”

  苏简目光落处,见那死去的瑞兵双目圆瞪,仿佛眼珠子都要瞪出来,而身上的血肉已被啃食得一塌糊涂。

  这一幕让他只觉头皮发麻,但他嚅了嚅嘴,又道:“我要去大同。”

  余从容道:“此地不宜久留,躲回山里再说。”

  石梦农叹道:“把他们埋了吧。”

  “太危险了,我们先走再谈。”

  余从容说了一句,从死去的瑞兵脚下剥下一双靴子来,把自己磨破的鞋换了。

  石梦农拦了拦他,道:“他们虽是反贼,一开始只是吃不饭的百姓而己,如今又抗虏身死,可称英烈之士,你岂可如此?”

  苏简虽不迂腐,也觉得死者为大,又见余从简动作粗鲁,也劝了几句。

  二人说话的功夫,余从容又吩咐齐晟等人换了鞋,拔出尸体上的破箭支,并不理会这些言语。

  战乱开始后,他已经有些烦这两人了。

  “你们不换鞋?那走,先躲起来……”

  余从容抱着女儿回到山林中,眼神更加决绝,道:“我得马上离开此地,最后再问你们一句,北上必死,是否与我一起走?”

  苏简道:“余兄,我决定了,我要投军与建虏死战。你不是也要投瑞朝吗?如今正是马上建功业……”

  “兵危战凶,保了命才能建功业。”

  “我从不怕死。”

  余从容他懒得再理会这个愣头青,转向石梦农,道:“石公,我可以继续护送你南下,经潼关过河南返回南京。”

  石梦农正眺望着北面的雁门关,摇了摇头,道:“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这种大战,你我这些人再过去有何用?”

  石梦农想了想,蹲下身在地上画了简易的路线,道:“大同的东面是宣府,建虏必是兵分两路,一路从宣府出兵,逼退唐节;同时多尔衮突袭雁门,很可能设伏,等唐节撤兵,再以伏兵击之。我们还有机会,翻过恒山,赶在唐节遇伏之前把消息告诉他……”

  余从容摇了摇头,道:“三殿下乃天下名将,岂用你跑去告诉他这些?就你们想得到不成?还有,你看那些瑞兵,他们骑马逃出这么远,还是被全数歼灭,你们两个书生如何能翻山越岭赶在大军前面?”

  “如今雁门关被破,一旦唐节中伏、主力尽去,则山西危急。山西失守,则社稷危急。”石梦农道:“事关重大,不论如何我必须去。”

  余从容转头看了看那边的妻子女儿,道:“我不会去,我要去西安。”

  苏简与石梦农便向他拱了拱手。

  “人各有志,不强求余兄随我们去,今日一别,后会有期。”

  余从容看他们一会,却是道:“你们去了反正也是送死,前日剩的獾子肉,还有你们拿着的东西,还我。”

  苏简与石梦农都是一愣,只觉不可置信。

  “还我。”余从容又道。

  苏、石二人都是哂了一声,各自从怀里掏出硬巴巴的肉干、火石、水袋等物放在地上。

  余从容道:“还有一把匕首。”

  “善甫……这匕首……留给我们可好?”

  石梦农从没想过,自己一个兵部侍郎、都御史,有一天要向人讨要一柄小小的匕首。

  余从容道:“还我,这是我们这些人保命用的。”